佛肚竹常見的有兩種,一種為小佛肚竹,竹稈基部節(jié)均細長,徑約0.5厘米至2.5厘米,每一節(jié)均上細下粗,形同佛肚外挺;另有一種大佛肚竹,節(jié)均短縮膨大,徑約3厘米至8厘米。前者株形較小,適于家庭盆栽或制作成盆竹叢附石盆景;后者株形高大,宜用廣口深盆栽種作明堂、賓館陳列。
佛肚竹性喜溫暖濕潤,不耐寒冷,北方地區(qū)越冬必須置放于溫室中,越冬溫度不得低于5℃;華南地區(qū),可露地栽培越冬;江淮之間必須放置在室內方可安全越冬。盆栽宜用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;氣候干燥時要經常用清水噴淋葉面,既可洗滌去植株上附著的纖塵,又可使其始終保持翠綠可人的觀賞狀態(tài)。4月至9月間,宜每月追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,并始予松土透氣。盆栽佛肚竹宜陳列于光線明亮處,多接受上午陽光的照射;夏冬應避開正午前后幾個小時的烈日暴曬,以免傷損葉片。每隔2年可于秋季換盆一次,沒分盆的植株要去老留嫩、去弱留強、去細留壯。為使“佛肚”始終挺出,保持其獨有的美學特征,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:
一是防止追肥過多,尤其是要防止氮肥過量,導致竹節(jié)變長、節(jié)間平直不鼓凸,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。
二是夏季要擇優(yōu)留筍,當竹筍出土后,盡早辨別出筍體較粗鈍、筍尖開裂,用手指按壓較松,而且生長較慢的觀賞筍予以保留;把筍體中細銳緊實、筍尖不開裂,且長勢較快的徒長筍除去。
三是筍期要控制澆水,在這時疏去徒長筍的同時,要適當控制澆水量,借以抑制新抽竹筍的高生長,使觀賞筍盡早發(fā)枝展葉。
四要及時剝去筍殼,當新筍翹開筍殼,要及時剝去基部筍殼并抹去下部側枝,達到一定高度后立即予以截頂,這樣可促使下部節(jié)間長得短而凸鼓、基部竹節(jié)顯得分外翠碧發(fā)亮。
五是要去除秋筍,秋季佛肚竹抽生的新筍一般比較細弱,要及時從基部截去,以免徒耗養(yǎng)分,影響保留的觀賞筍的正常生長。
(記者 佚名)下一篇: 八重垂枝櫻栽培技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