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廣人習(xí)慣把馬尾松稱作山松,山松皮鱗豐厚,枝干蒼勁有力,象征著不屈不饒的精神;馬尾松針葉油光閃閃,四季常青,意龍馬精神,健康長壽,因而山松歷來倍受兩廣人士喜愛。我喜歡盆景,對馬尾松盆景尤其情有獨針。然而在自然界中適宜制作盆景的馬尾松實在太少,好樁材在市場很少見。許多人認(rèn)為馬尾松盆景栽種成活率低,因而望而卻步,難怪有的人哀嘆:馬尾松不宜做盆景。事實上,只要掌握了馬尾松的習(xí)性,栽種并不是太大的困難,甚至也有行家說:栽種馬尾松盆景容易過種菜。成活了的山松樹胚,往往在各種缺陷或不足,有的根爪雖然不錯,可有高又直,枝托太少,頂部才有一點葉子,枝條也懶洋洋,也是直到尾部才有針葉。要把這類樁材養(yǎng)成檔次高一點的盆景確實存在不少困難。其實長、直可以彎曲、縮龍成寸造型,缺少枝托可以通過嫁接補枝來改造。馬尾松嫁接補枝,多數(shù)人是使用靠接方法,少數(shù)人用串枝方法。良種方法所使用的“枝”,一般是已木質(zhì)化或?qū)⒁举|(zhì)化,往往還是枝上有分枝,長滿了針葉。用串枝法嫁接時就要把枝條前段的分枝及針葉剪除,剪除的東西多了,對枝條傷害就大。影響嫁接枝的成活。同時。操作起來也麻煩。我摸索使用松筆(廣東許多人習(xí)慣把山松枝頭新發(fā)的上尉木質(zhì)化的嫩頭稱作松筆)嫁接法,操作方便,對枝條又無傷害,成功率極高,這應(yīng)該是馬尾松多快好省的一種嫁接方法�?梢赃@樣說。要山松那里生枝,就可以通過此法嫁接在哪里,讓馬尾松隨心所欲地生枝并非神話!下面介紹馬尾松串筆嫁接的方法與體
會。
一、串筆嫁接前的準(zhǔn)備。
(一)選擇接穗枝并拉進嫁接點
接穗可以是自身的也可以是其他樹的,當(dāng)決定了要它在哪兒生枝,即選定了嫁接點,就首先在嫁接點附近找接穗枝(生長穗松筆的枝條),并將其拉近嫁接點。這個工作要提前做好,因為有的枝條較硬或離嫁接點較遠,要它靠近嫁接點要有一個過程。如果本樹沒有適合的枝條,就找其它馬尾松代之,這可以是盆樹,也可以是小樹苗。
(二)選擇接穗
當(dāng)接穗枝及其分枝長出松筆且較長時,就要具體選擇哪支松筆作接穗。一般來說,肥壯的松筆作接穗較好。往往是中心枝條的松筆較肥壯,同時要將其調(diào)整好角度用。
(三)工具
工具較簡單:電鉆、薄膜條和粘膠紙。
二、串筆嫁接時間選擇
只要是松筆生長時間,就可以進行松筆嫁接。因為地域差異,松筆生長時間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3月份松筆生長較為旺盛,也就是進行松筆嫁接的好時段。無論晴天雨天,不分白天黑夜,全天侯都可以進行松筆嫁接。當(dāng)然,晴天白日工作較為方便。
三、串筆嫁接的操作
(一)鉆嘴的選擇與鉆孔
鉆嘴的選擇,這里強調(diào)不能使用鉆金屬用的鉆嘴!因為它的坑槽極易塞滿木糠。鉆嘴會打滑空轉(zhuǎn),即鉆不下去又會把樹木灼傷,只能使用鉆木的鉆嘴。鉆嘴的大小應(yīng)該與松筆的大小相適應(yīng)
不能小于松筆,可略大于松筆,鉆好的孔僅僅能穿過為宜。裝好鉆嘴,按照日后出枝的方向下鉆。如果鉆出的孔偏小,換大一點的規(guī)格鉆嘴又太大!可用原來鉆嘴重復(fù)一下便可,為了防止鉆嘴打滑
傷害樹皮,可以用小的鉆嘴先鉆一點基礎(chǔ)。鉆孔通過不通過木心都可以,但是通過木心操作起來感覺穩(wěn)當(dāng)一些。
(二)穿松筆
穿松筆、先檢查一下鉆孔內(nèi)有無木糠!木糠對接穗生長不利。用小木枝把木糠捅出來或用嘴吹出來。由于松筆又嫩又脆,很容易折斷,故操作時要小心。一手拿松筆,一手爪枝條,兩手配合,同時將松筆送到孔口,漫漫穿出鉆孔。松筆伸出孔口多長為宜?這無所謂,都不會影響身長。相對來說,長一點好一些,因它發(fā)枝后可以多一點選擇。如果松筆太軟或鉆孔緊了點,穿起來困難的話,可以用薄膜條把松筆前段像卷煙一樣卷起來,然后將薄膜長尾穿入鉆孔,把松筆拉出來。
(三)固定和封口
松筆伸出鉆孔合適長度后,就要把接穗枝固定好,防止風(fēng)把接穗松筆吹段。另外,要用粘膠紙或白蠟把鉆口的空隙封好,避免雨水或淋水進去影響松筆的生長,并防止蟲蟻進去傷害松筆。
四、串筆嫁接的護理
(一)為了使嫁接的松筆健康成長,就要把它周遍的環(huán)境處理好,多一點通風(fēng)透氣和多一點陽光雨露。
(二)如果鉆孔口用粘膠紙封口的,要注意觀察當(dāng)松筆長滿孔口后,粘膠紙就已晚場歷史使命。應(yīng)及時拆除,免得阻礙松筆的生長。
(三)如果是用小樹苗嫁接的,因為盆泥少容易缺水,所以要注意澆水,不要干盆
(四)如果鉆孔出的皮鱗較厚,就要將其削薄,否則影響松筆的生長,或許松筆在出口處生成圖釘狀,影響美觀。
上一篇: 電子滅鼠 下一篇: 剪切花腳的3個主要原因
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4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