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麻黃青枯病
一、分布及危害 木麻黃是我國南方沿海各省重要造林樹種,近年來由于青枯病的猖撅為害,大量枯死,不僅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,對海防建設和氣候條件的改善,也有一定的影響。本病在木麻黃整個生長期間都能為害,但成林的木麻黃經臺風強烈的襲擊后受害尤為嚴重。廣東省惠來和潮陽二縣在1969年的損失面積就達4萬畝以上,為木麻黃病害中急待解決的問題。 除木麻黃外,此病還發(fā)生在桉樹、蝴蝶果、油橄欖和柚木等。木麻黃不同品種中,其抗病性也有一定的差異。 二、癥狀 青枯病是一種破壞輸導組織,引起全株枯死的細菌性病害。病株小枝稀疏,黃綠,雕落,枯枝枯梢多,根系腐爛變黑。重病株樹干呈黑褐色條斑,樹皮常縱裂成潰瘍狀;木質部變褐色;壞死的根莖有水浸臭味;橫切后幾分鐘之內便有乳白色或黃褐色的細菌粘液成環(huán)狀溢出,患病苗木易枯黃死亡,但成年樹木往往拖延4~5年才死。 三、病原 病原菌是青枯假單胞菌[Pseudomonas solanacearum(Smith)Smith]。菌體短桿狀,兩端鈍圓,大小為1.0~2.2?m×0.5~1.0?m。鞭毛1~3根,極生。革蘭氏染色反應為陰性。用石炭酸復紅染色,細菌兩端著色,中間不著色。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(yǎng)基上,菌落初為乳白色,粘液狀,后漸變褐色。在培養(yǎng)基中加入2,3,3-苯四唑氮 (TTC)可以區(qū)別出菌落有無毒性。具毒性的菌落,形狀不規(guī)則,膠粘,中央淡粉紅色;無毒性的菌落則小而圓,乳黃色和深紅色,具薄而淡的邊緣。通常病菌經多次在培養(yǎng)基上移植后會喪失其毒性,但在滅菌水中保持2~5年仍不失其致病能力。 青枯假單胞菌的寄主范圍很廣,據統(tǒng)計可危害35個科中的200多個種的植物。其地理分布和起源也十分復雜,菌系分化也十分明顯。本病菌被認為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種。為了深入研究此菌的生物學、生態(tài)學,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,各國學者作了大量工作。Hayward(1964)根據此菌對3種雙糖(乳糖、麥芽糖和纖維二糖)和3種己醇(甘露醇、山梨醇和甜醇)的利用能力,劃分為4個生化型(Biotype)。Buddenhagen等(1962)根據其致病性和寄主范圍的差異,劃分為3個小種(Race)。據測定,我國南方木麻黃青枯假單胞菌屬Hayward(1964)所劃分的生化型Ⅲ,也有人測定菌株屬生化型Ⅳ,屬Buddenhagen小種Ⅰ。 病菌生長發(fā)育溫度為8~44℃,較適溫度為37℃,致死溫度為52℃時15min;生長酸度范圍pH5.7~8.8,較適pH6.6。 四、發(fā)病規(guī)律 試驗證明,花生、煙草等作物的青枯病和木麻黃青枯病可以互相傳染,因此,木麻黃青枯病的初次侵染來源,大都是帶有細菌的花生、煙草、番茄和茄子等的病株。此外,老病株、伐樁、農家肥料以及人為活動也會成為侵染來源之一。 病菌侵入的途徑是傷口和氣孔、水孔、皮孔等自然孔口。侵入后便在細胞間或維管束內擴展,一般向上比向下擴展快,經過一段時期后便出現癥狀。在潛育期中,細菌借分泌的酶來破壞細胞間的中膠層,使受病的細胞組織分離融解;或者借所產生的毒素,使受病組織的細胞質壁分離,引起組織壞死變色。 病菌主要借風吹和水濺來傳播,在臺風暴雨后,病害往往隨之流行而造成大量樹木死亡,因強風不僅能將帶菌雨滴傳送到較遠的距離,而且給樹木造成許多傷口,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機會。此外,木麻黃有根際連生現象,以致病菌可以從病株蔓延到健株上。 青枯病細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0個月以上。在發(fā)生過青枯病的苗圃或林地,10~00cm深度的土壤中,均有病菌分布。有些病樹伐后l年,殘留在土壤中的病根尚未腐爛,仍有細菌溢膿,因此,在疫區(qū)重新種木麻黃,極易再度發(fā)病。 病害主要發(fā)生在干旱的季節(jié)里。高濕雖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積累,但“臺風旱”使林木長勢更為衰弱,構成病害流行的條件。一般病情較重的是干旱的沙丘地和保持水分能力差的粗砂地。 木麻黃品種不同,發(fā)病程度也不同,一般短枝木麻黃易感病,中長枝木麻黃較抗病。根據綠洲林場調查,中長枝木麻黃死亡率為9%,短枝木麻黃死亡率為24%。福建省湛江地區(qū)群眾反映,中長枝木麻黃很少發(fā)病· 五、防治措施 1. 選好圃地,實行苗木檢疫。應在無病地區(qū)選擇苗圃地,避免在種過花生、番茄、茄子、煙草、辣椒、柚木和油橄欖的地方育苗。如果必須在這些地方育苗時,播種前將土壤翻曬數次,或用藥劑如漂白粉或福爾馬林進行土壤消毒。分床和出苗時,嚴格進行苗木檢疫,病苗不得出圃。 2. 加強撫育管理。適量施入糞尿和土雜肥、化肥等,以改善病株長勢,增強抗病能 力。在多雨季節(jié),對病株的根頸部進行1/3環(huán)狀剝皮(即剝去根頸的1/3環(huán)),寬2~4cm,待傷口干后即培土,可促進病株多長新根。 3. 淋海水防治。2年生以上的木麻黃,每病株淋海水1~2擔,淋后培土,淋2~3次對輕病株較有效,雨前和雨后淋的效果更佳。沿海地勢較低的地區(qū),可以開溝引水灌溉,或利用海水漲潮筑壩貯水灌溉。有電力條件的地方,可以抽水灌溉。4. 培育抗病品種,目前認為中長枝木麻黃比較抗病,但雜種較多,應從中篩選出生長優(yōu)良而且抗病的品種,進行無性繁殖,推廣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