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來水能澆花嗎?
自來水能不能澆花的問題,爭論時間較長,有人說可以澆,也有人說因水中含有氯氣,對花木有害,不可以澆,應該放置一兩天,待氯氣散發(fā)后再澆。但多年來,不論是家庭養(yǎng)花,還是專業(yè)養(yǎng)花,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正確數據,證實自來水澆花,會造成花木生長的危害程度是多少,這個問題還應該通過科學實驗進一步去證實。 有實踐證明,自來水pH6.8--7.8時,是可以澆花的,其中包括名貴的喜偏酸性的杜鵑花、茶花、蘭花等。通過合理的肥水等管理,可年年葉綠花繁。
來源:花卉網
清水瓶插育花苗
入夏以后,變高的氣溫可持續(xù)到8月上中旬。而家庭養(yǎng)花如月季、梔子花、富貴竹、巴西木、綠蘿、常春藤、廣東萬年青等諸多花卉,可充分利用這段時間,以清水瓶插,繁育花苗。
其方法是:在較適期內,選擇小口瓶或廣口瓶,洗凈后,內注清水,然后把瓶口用廢紙或塑料薄膜適當打孔作蓋封住,用以固定不同粗細的插穗。而插穗材料要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枝條,長約10厘米左右,帶2個至3個芽,注意基部切口要緊靠芽或節(jié)的下方,且插穗下部的葉片要全部剪去,僅保留上部的2枚至3枚葉片,以減少蒸發(fā)。然后,把插穗下端順蓋孔插入水中2厘米至3厘米,并始終保持較深入水不超過插穗全長的1/3,較后放在半 蔭通風處養(yǎng)護。開始時可4天至5天換一次清水,傷口愈合并生根時可2天至3天換一次清水, 這樣一般20天至30天后就可生根2厘米左右。此時可及時小心栽植上盆,不使傷根,再經半蔭數日后,即可逐步移到適宜光照下培養(yǎng)新株,從而為家庭綠飾增添新鮮花色,怡人情趣。
作者:北京 吳冀齡
怎樣判斷盆土已經變干了
有些花卉植物澆水要求"見干見濕",有些則要求"寧干勿濕",但怎樣才知道盆土已經變干,而掌握好澆水的分寸呢?這里介紹幾種直觀的方法。
較好種方法是根據重量來判斷�?梢韵确Q一下花盆的重量,如果輕了表示水分少了。另外,用鉛筆或木棒輕敲花盆,如果發(fā)出的聲音清脆悅耳,就說明盆土已經干了,如果聲音低沉發(fā)悶,就表示盆土內還有較多的水分,勿需澆水。
其次,可以根據顏色。如果表土的顏色發(fā)白,比下面土層顏色淺,用手摸起來也有發(fā)干的感覺,就要及時澆水了。
再者可查看一下植株本身。如果缺水,則全顯得缺乏生氣,或者葉片萎蔫下垂,甚至枯萎焦黃,從色彩上看也不及平時鮮艷和富于光澤,如果正值花期,花也會凋謝甚至脫落。但這些現(xiàn)象當然不是絕對的。有時不光是因為缺水而造成。給盆栽植物澆水以前,較好先進行一些直觀的查看,再決定是否給水以及給水多少。
作者:張耀武 來源:花卉網
如何掌握“干透澆透”、“見干見濕”等盆花澆水原則
這些澆水原則,都是根據花木嗜水習性而總結出來的。如臘梅、梅花、繡球、大麗花、天竺葵等喜干怕澇的盆花,就要按"干透澆透"的原則澆水。要當盆土表面全部都干了,才能澆水。"澆透"就是不要澆"半截水",要使盆土上下全部澆灌濕透。澆不透則根的尖端吸不到水分,就影響生長。但澆透不等于澆漏,經常澆漏,肥分流失過多,也影響生長。杜鵑花、山茶花、月季、梔子花、米蘭、南天竹、八仙花、萬年青等喜濕潤而又不耐大水的花卉,就要按"見干見濕"的原則澆水,見盆土發(fā)白時就澆水,澆到濕潤即可。不要等到盆土干透了才澆,也不能澆大水。要做到盆土有干有濕,既不可長期干旱,也不可經常濕透,而要干濕相間。 蜈蚣草、馬蹄蓮、龜背竹、旱傘草等喜大水盆花,就要按"寧濕勿干"的原則澆水,盆土要經常保持潮濕,不能脫水。松科和多漿多肉等花卉,為喜干耐旱的花木,就要按"寧干勿濕"的原則澆水,要干透了才澆水,絕不能漬水。
來源:花卉網
栽種盆花用哪些土好?
不同種類的花卉和同一種花卉不同的生育階段,對土壤的要求均不相同,一般花卉常用的盆土材料有:
素面沙土 質地純凈,含黏性粒少,排水通暢,適宜播種、育苗和扦插。同時也是調制培養(yǎng)的主要材料。
園土 屬于半黏性沙土,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質,較適宜栽植一般性強健的花木或調制培養(yǎng)土。
草炭土 酸性或中性,含有一定量的有機質,適宜作生長緩慢的常綠花木扦插用土,或與素面沙土各半混合作一般花卉播種或扦插用土,也可用來調制培養(yǎng)土。
腐殖土 又叫腐葉土,多空隙、疏松,呈酸性或微酸性,含腐殖質多,適宜栽種各種喜酸性土壤花卉,也是調制培養(yǎng)土的重要材料。
路邊堆積土 這種土疏松,具有一定通透性和肥力,可用栽種一般花卉或調制培養(yǎng)土。
山泥 俗稱蘭花土。微酸性,常用來栽培蘭花,也調制培養(yǎng)土,用來栽培茶花、杜鵑花等花卉。
塘泥 肥沃池塘的泥坨,質地堅硬,具有良好的抗旱耐澇作用。北方引種的白蘭等常用這種塘泥栽培,一兩年內需換土栽培。
煤煙灰 體輕松散,含有較多養(yǎng)分,可以代替沙土作培養(yǎng)土材料,所含元素有一部分能溶解于水,可供花卉吸收利用。
作者:鄒新群
(記者 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