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香別名排香草、土藿香、野蘇子,生于山坡、林緣、山溝溪流旁或灌木叢間,野生或半野生,為一種藥食兼用植物,多用作配菜和燉菜調味。
一、形態(tài)
特征多年生草本,株高O.3—1米,全草具芳香氣。莖直立,四棱形,上部分枝,疏生細毛;單葉互生,葉片卵形或長卯圓形,先端漸尖,基部心形,邊緣鋸齒狀,表面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,被微柔毛及腺點,輪散花序,集生于主枝或側枝端集成穗狀花序,花萼管狀,淺紫色或紫紅色,萼齒三角形,花冠淡紅紫色或淡藍紫色,上唇稍彎,頂端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向基部狹窄成爪狀;雄蕊伸出花冠外,后雄蕊下傾,前雄蕊上升,兩者交叉,花柱先端兩裂;小堅果倒卯狀長圓形,深褐色,頂端有短梗毛,種子千粒重O.29—0.3克;花期6--8,果期7--9月,種子壽命2--4年,故隔年籽可以播種,種子萌發(fā)需要光照條件。
二、栽培
1.選地整地。茬香喜濕潤氣候,對土壤要求不嚴,選擇土質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,平地或緩坡地,但忌高燥地和積水的低洼地塊。凡土壤粘重板結、排水不良以及蔭蔽之處不宜種植。選地后,秋翻深20--25厘米,打碎土塊,清除雜物,每公頃施農家J]P~3000公斤作基肥,翻人地里,整平耙細,做1.2—1.4米寬的畦,四周開排水溝,以利排水。若為坡地,應順坡做畦或不做畦。
2.繁殖。用種子繁殖或分根繁殖。多用種子繁殖,可春播,也可秋播。北方地區(qū)多春播,南方地區(qū)為秋播。分育苗移栽和直播,多數地區(qū)采用直播。
春播。在4月中下旬進行,順畦按行I~25--30厘米開淺溝,溝深1—1.5厘米,將種子拌細沙均勻地撤人溝內。覆土1厘米,稍加鎮(zhèn)壓,土壤過干需澆透水,畝用種量lo公斤。
秋播。在9一lo月進行,翻地后整平耙細,在畦上按株距30厘米開穴,穴深3—6厘米,開大穴,穴底要求平整。用腐熟人畜糞水與草木灰混合作基肥,將種子均勻地插入穴內,覆土l厘米,稍鎮(zhèn)壓即可。
育苗。苗床通過精細整地后進行播種。播種前,每公頃施腐熟人畜糞水22500—30000公斤,濕潤畦面井作基肥。然后將種子拌細沙或草木灰,均勻地撒人畦面,用竹掃帚輕輕拍打畦面,使種子與畦面緊密接觸,較后畦面蓋草,保溫保濕。種子萌發(fā)后,揭去蓋草,出苗后進行松土、除草和追肥。當苗高12—15厘米時移栽。
3.田間管理。間苗和補苗。氣溫在13—18~C時進行間苗,條播可按株距10—11厘米,兩行錯開定苗;穴播的每穴留壯苗3--4株。移栽成活后發(fā)現缺株,應在陰天進行補苗,栽后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,以利成活。
中耕和施肥。除草和施肥,每年進行3—4次。第1次在苗高3--5厘米時進行松土,并拔除雜草。松土后每公頃施稀薄人畜糞水15000--22500公斤;第2次在苗高7—10厘米時進行第1次間苗后,結合中耕除草,每公頃施人畜糞水22500公斤;第3次在苗高15--20厘米時進行,中耕除草后,每公頃施人畜糞水22500—30000公斤;第4次在苗高25--30厘米進行,中耕除草后,每公頃施人畜糞水30000公斤,封壟后不再進行追肥。每次收割后都應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。苗高25--30厘米時第2次收割后進行培土,保護老蔸越冬。
排灌水。雨季要及時疏溝排水,以防積水引起植株爛根,旱季要及時澆水,抗旱保苗。
4.主要病害及防治。
輪紋病。從春天至秋天均有發(fā)生。發(fā)病前噴施無毒高脂膜200倍液,發(fā)病前期噴施50%多菌靈500一1000倍液;秋末清除病殘體,以減少侵染源。
褐斑病。在東北7—8月發(fā)生,防治措施同輪紋病。
斑枯病。在東北6--8月發(fā)生,防治方法同輪紋病。
根腐病。及時排除積水,發(fā)現病株及時拔除銷毀,并用石灰消毒病穴或用50%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穴。
5.主要蟲害及防治。
有蚜蟲、紅蜘蛛和銀紋夜蛾。
蚜蟲。用40%樂果乳油1000—1500倍液噴霧。
紅蜘蛛。6--8月天氣干早時發(fā)生較盛,用40%樂果乳油1500--2000倍液噴殺。
銀紋葉蛾。5—10月幼蟲咬食葉片。用90%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。
三、收獲與加工4--6月采摘嫩莖葉或幼苗食用;現蕾開花時,采摘花序洗凈、切段,放人醬中調味。
藿香播種后可連續(xù)收獲1年,除留種田外,一般都在7--8月盛花期收獲,選晴天齊地面割下,運回井迅速曬干、炕干或蔭干,以備藥用。一般每公頃產4500--7500公斤。藿香以莖枝色綠、莖葉干、葉多、香氣濃郁者為佳。
(記者 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