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榔(Areca catechu L.),別名青子、檳榔子、為棕櫚科常綠喬木。主產(chǎn)于海南。云南、臺灣、福建等地亦有少量栽培。以種子(榔玉)、果皮(大腹皮)及花入藥。其有效成分主要為檳榔堿等生物堿。味苦、辛、性溫。種子有健胃、驅(qū)蟲、瀉下清腸、理腳氣、破積的功能,治食積腹痛、瘧疾、水腫脹滿、腳氣腫痛。是治療人畜體絳蟲的特效藥。果皮有行水、下氣寬中的功能,治胸腹脹、水腫腳氣腫等癥。花有止咳、驅(qū)痰、化氣、清熱暖胃的功能。
(一)植物特征 樹干筆直,圓柱形不分枝,胸徑10~15厘米,高10~13米以上。莖干有明顯的環(huán)狀葉痕,幼齡樹干呈綠色,隨樹齡的增長逐漸變?yōu)榛野咨�。葉叢生莖頂,羽狀復(fù)葉,長1.3~2米,葉柄三棱形,環(huán)包莖干。小葉長披針形,表面平滑無毛。肉穗花序,佛焰苞黃綠色;花單性,雌雄同株,花被6;雄花2列,互生于花序小穗頂端,花小而多,約2000余朵;雌花著生于花序小穗基部,花大而少,約250~550朵。雄花有退化雄蕊6枚,花桂3枚,子房上位,一室。堅果,卵圓形;種子1粒,圓錐形。
(二)生物學(xué)特性 檳榔生長在熱帶季風(fēng)雨林中,形成了一種喜溫、好肥的習(xí)性。較適宜生長溫度為25~20℃。16℃時落葉;5~6℃時落果;3℃時葉色變黃,果實發(fā)黑脫落;-10℃以下植株嚴(yán)重死亡。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區(qū)生長較好。其喜濕而忌積水,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則對生長有利。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(qū)都能生長。空氣相對濕度高(80%左右)又長期穩(wěn)定對生長有利。一般幼苗期蔭蔽度宜50%~60%,至成齡樹應(yīng)全光照。檳榔經(jīng)濟生命長短,土壤是關(guān)鍵。喜歡生長于土層厚、表土黑色、有機質(zhì)豐富的砂質(zhì)壤土,底土為紅壤或黃壤較為理想。其一般定植后7~8年開花結(jié)果,20~30年為盛果期,壽命較高可達(dá)100年以上。果實采收后種子有果內(nèi)后熟的特性。黃色成熟果實發(fā)芽率64.3%。果實失水即降低發(fā)芽率。在室內(nèi)催芽,日均溫26.41℃,日溫變化平均差1.8℃,發(fā)芽率98%。
(三)栽培技術(shù)
1.選地與整地 宜選無低溫地區(qū)和潮濕疏松肥沃的土壤。坡變較大的可開行距3米的等高環(huán)山梯田。梯田面向坡內(nèi)傾斜角15°左右。定植前1~2個月按株距2米挖穴。讓土壤充分風(fēng)化。穴寬50厘米,深40厘米,每穴施土雜肥或廄肥10千克作基肥,同時回表土至滿穴。另外,可在行間種速生快長的飛機草或豆科植物作臨時蔭蔽,有抑雜草生和保土壤濕度作用。
2.繁殖方法
(1)選種 母樹應(yīng)選擇15~30年生,結(jié)果正常無病蟲害,單株結(jié)果不少于300個,果托不少于3托,葉片8片以上,莖干上部節(jié)間較短的植株。一般選第二、第三托的果實作種適宜。成熟的果實以卵形、橢圓形為好,果熟時呈金黃色為較佳。
(2)催芽 產(chǎn)區(qū)多采用堆積催芽法。果實采下后曬1~2天,果皮剪去1/4。然后在選好的地上堆種,一般堆種厚度20厘米以下,若種子多應(yīng)每隔1~1.2米留一條人行小道,以便淋水、檢查等管理工作。堆好后,蓋上一層稻草保溫,經(jīng)15~20日后每7~8日檢查1次發(fā)芽情況,同時揀出發(fā)芽種子育苗。苗床日平均溫度低于36.1℃。日較高溫度低于36.5為宜。若超過上述溫度時就可能爛果。
(3)育苗
�、贍I養(yǎng)袋育苗 營養(yǎng)袋為長25厘米、寬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。袋下有4個小孔以便通氣透水。營養(yǎng)土按1:1的表土與腐熟牛糞混勻,占袋4/5,再裝入河沙至滿袋,以免表面土板結(jié),每袋放1粒種子,淋透水,保持濕潤。
�、诿绱灿纭∵x近水源土質(zhì)疏松肥沃砂質(zhì)壤土或壤土為育苗地,經(jīng)犁翻耙平施下廄肥或塘泥作基肥與土壤拌勻做畦,畦長4~5米,寬1米左右,高12~15厘米,并在畦面鋪一層4厘米的細(xì)沙。按20厘米×30厘米株行距挖穴,每穴1粒種子。待較好片小葉展開時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,每月1~2次,年除草及培土3~4次。
�、鄱ㄖ病壚泼缟L約1年,高50~60厘米,5~6片葉便可定植。海南以春季2~3月或秋季8~10月,云南以5~6月,溫暖多雨時節(jié)定植。較好選陰天定植,定植前1~2天澆透水。定植時去營養(yǎng)袋,蓋草、淋足定根水,保持蔭蔽和土壤濕潤。
3.田間管理
(1)幼齡樹每年除草2~4次,并進(jìn)行培土。
(2)追肥以有機肥為主,配施化肥。幼齡期3年內(nèi)每季度施肥1次,在樹冠外圍挖穴或開溝,按四個方向交替施肥。每次每株施人糞尿約5千克或硫酸銨25~50千克,混合綠肥5千克,并覆土澆水。3齡以后呈開花結(jié)果前每年春、秋季各施肥1次,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,混合硫酸銨100~150克、過磷酸鈣150~250克。開花結(jié)果樹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,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,加入尿素100~150克、過磷酸鈣250~500克、氯化鉀100~150克。
(3)排灌 檳榔喜潮濕環(huán)境,但不要積水,以防爛根。
(4)蔭蔽 定植后3年為檳榔幼齡期,需蔭蔽以保濕。間作物可選灌木藥材,但要增施肥料,保證其茁壯成長。
4.病蟲害及其防治
(1)葉斑病 主要有以下幾種:葉點霉葉斑病(Phylio-sticta arecae Diedecke.),多毛孢屬葉斑病
(2)果腐病 (Hyalodendron sp.)和(Fusarium sp.)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爛,導(dǎo)致落果。防治同上。
(3)果穗枯萎病 (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.)為害果穗、果實。防治方法:清除落果落葉,集中燒毀。幼果、青果期間用炭疽福美、多霉靈噴霧防治。
(4)根腐病 (Phytophthora sp.)為害苗。防治方法:控制土壤濕度;發(fā)生期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800~1000倍液灌根;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即時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。
(5)紅脈穗螟(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.)是檳榔主要害蟲。防治方法:清園,春季3、4月結(jié)合施肥施3%呋喃丹顆粒劑0.25千克/株,施在根際挖深約10厘米半環(huán)溝,并覆土壓實,或于4、5月和8、9月噴藥兩次,藥劑用Bt乳劑100倍液加3%苦楝油或Bt乳劑100倍液加10%可百可乳油10毫克/升噴霧。
(四)采收與加工
1.采收 一般采收分兩個時期。較好個時期,11~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。以采收長橢圓形或橢圓形,莖部帶宿萼,剖開內(nèi)有未成熟瘦長形種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質(zhì)為佳。第二時期,3~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。以采收圓形或卵形橙黃或鮮紅熟果,剖開內(nèi)有飽滿種子的成熟果實加工成榔玉為佳品。
2.加工
(1)榔玉 將成熟果實曬1~2天,然后放在烤灶內(nèi)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,約7~10天取出待冷,砸果取榔玉再曬1~2天即可。一般100千克鮮果可加工成榔玉17~19千克。
(2)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,然后置果實于鍋內(nèi)加水煮沸約30分鐘,撈出涼干,再將果實放置于烤灶內(nèi)用濕柴文火烘烤。約烤2~3天翻炒1次,連翻兩次便可。約8~10天用木棒從上面直插底層,如一插便入,說明底層已干,此時取出即成榔玉。一般100千克鮮果可烤得20~25千克。
(3)大腹皮 將成熟果實縱剖成半,剝下果皮,曬干,打松干燥即得。
(4)檳榔花 取尚未開放的雄花干燥而成。以土黃色或淡綠色為佳品。
(記者 不詳)
上一篇: 變?nèi)~木病蟲害防治 下一篇: 杉木林“五要”栽培措施
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4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