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針松秋季將種子與粗沙按1:5混合,裝在花盆里埋在室外向陽排水好的地里,清明節(jié)前后播種。撒播在苗床上,覆沙壤土1厘米,一般兩個月苗可出齊。如果種子數(shù)量很少,春季用溫水浸種,2-3天后,細心、破開外種皮,盆播在25 ℃條件下,10天左右可出苗。 杜鵬繁殖野生杜鵑或培育雜交新品種時,常常用播種法育苗。杜鵑種子細小,秋季或春季盆播。用淺盆盆底鋪2厘米厚小卵石,上邊用草炭土和細沙按2:1調勻的培養(yǎng)土,裝好壓平低于盆沿2厘米,將種子放在紙上,輕輕振動撒播在表面,種子上篩蓋2毫米厚細土。浸盆保濕,花盆在溫室薄膜罩內,在20-25℃條件下,1個月可出苗。苗高約1厘米左右,抹芽疏植在溫床或花盆內,精心培養(yǎng)當年株高5-10厘米。 浩浩巴又名油油巴、西蒙得木,原產美國西部地區(qū),是西檬科木本油料植物。種子棕褐色,大小形狀如花生仁,千粒重500克左右。春播在25-27℃條件下催芽,每天換水防止種皮發(fā)霉,裂嘴后播種,10天左右出苗。溫床播種然后疏植,當年株高可達30厘米。 光皮樹又名狗骨木,是山萊萸科木本油料,同屬的還有l(wèi)ai木、紅瑞木、柜子木、山萊萸。種皮厚硬,播前要將種皮外邊的油質除掉,一般將種子混在粗沙中搓洗。春播在播前20-30天,每天用50-60℃溫水浸泡2-3次,每次30分鐘,然后撈在濕布上在溫室內摧芽,種子有半數(shù)裂嘴時即可播種,播后40天左右出苗,當年株高可達30-50厘米。 [詳情]
油茶又叫茶子樹,是我國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樹種,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。茶油天然清香,屬不干性油,不含膽固醇,不含黃曲霉素,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,在植物油中茶油碘值較低,所以其液體油性較穩(wěn)定。不易氧化。是較好的食用油之一。茶油除食用外,還是制作肥皂、凡士林、生發(fā)油、機械潤滑油、機械防銹油以及醫(yī)藥青、鏈霉素油劑的原料。果殼中單寧含量高,茶籽榨油后的副產品茶餅含皂素、粗蛋白、粗脂肪,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化工原料。茶餅還可當肥料,脫脂去皂后可作飼料。 油茶樹常綠,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高,宜于丘陵和山區(qū)種植。油茶花大而艷麗。既可觀賞。又是一種蜜源。近年來,在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的帶動下,茶油作為天然綠色保健食品,市場前景非常廣闊,山區(qū)因地制宜發(fā)展油茶種植,其經(jīng)濟、社會效益正日益凸現(xiàn)。 一、林地的選擇 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、山崗、平原地區(qū),選擇陽光充足、坡度25度以下、土層深厚、土質疏松、肥沃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油茶(pH值5-6)。應盡量避免選擇高山、長陡坡、陰坡及積水低洼地。 二、整地 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翻松土壤,加深土層厚度,改良土壤結構,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。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,提高土壤肥力,為油茶根系的生長發(fā)育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條件。 1,全墾 在平地或緩坡地,間種作物的地方,采用全墾。深0.27-0.33米,清除石塊、樹根,環(huán)山定點挖穴。穴直徑0.67米。深0.5米。 2,帶墾 環(huán)山水平開帶,外高內低,帶寬2米。帶上按株行距定點挖穴。規(guī)格同全墾。 3,穴墾 環(huán)山水平按株行距定點挖穴,規(guī)格同全墾。 4,密度 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產量。使之提前進入豐產期,可適當密植,每畝220株,株行距1.5×2米。一般要求每畝107~167株,株行距2.3×2.7米或2×2米。 5,基肥 為了提高土壤肥力,促進苗木生長,盡早達到高產,可因地制宜,在挖穴后,適當施用垃圾肥、稻草、農家肥,每穴加施石灰0.25公斤,復合肥0.25~0.5公斤,或磷肥0.5~0.75公斤,鉀肥0.15公斤,氮肥0.15公斤。然后回填表土,將穴填滿呈饅頭形,供造林時使用。 三、造林 1,選擇良種壯苗 (1)應選擇1~2年生優(yōu)良品種或優(yōu)良無性系嫁接壯苗。壯苗的標準是:頂芽飽滿,根系發(fā)達,無病蟲害。兩年生壯苗要求高30厘米,地徑0.3厘米;一年生壯苗要求高15厘米,地徑0.15厘米。 (2)如以實生苗造林,要求苗高30厘米,地徑0.3厘米。 2,造林季節(jié) 一般“立春”至“驚蟄”之間種植。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廣十月“小陽春”時植苗造林,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 3,造林方法 植樹造林,一穴一株,在已填好土的穴中,挖出與苗木根系大小深淺適應的種植穴。將苗栽入其中,舒展根系,栽緊踩實。深度比苗木根頸高1~3厘米左右,栽后覆一層松土。將基部堆成饅頭形,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。 四、管理 造林后要創(chuàng)造優(yōu)越的環(huán)境條件,以滿足油茶生長發(fā)育對肥水的要求,以保證豐產穩(wěn)產。 1,幼林油茶的撫育管理 (1)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 造林后,較好年為保護根系,可不撫育。第二年開始每年撫育1~2次,較好次5月至6月,第二次8月至9月。主要是松土、除草、培土、擴穴,逐步連成帶,帶要外高內低,隔一定距離開一條竹節(jié)溝,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也可筑魚鱗坑。 (2)補植與修剪 油茶林合理的密度是獲得高產的基本保證。發(fā)現(xiàn)缺株、病株,以同齡壯苗補植,并加強管理。使補植苗與林地幼苗均衡生長。 以整形為主,輕度修剪控制徒長枝。促進主側枝生長,形成低矮的自然圓頭型和開心形樹冠,為豐產穩(wěn)產奠定良好的基礎。 (3)間種與施肥 油茶幼林期間,利用林間空隙,種植綠肥、藥材、油料等作物,以中耕施肥代替撫育,有效控制雜灌生長,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。油茶林地較貧瘠。油茶林頭幾年的施肥特別重要,結合中耕施肥,可增加有機質,改良土壤。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,速效肥與遲效肥結合,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。冬季每株施農家肥10~20公斤。春梢萌動前增施氮肥,氮、磷、鉀比例以2:1:1為宜。2,成林油茶的撫育管理 (1)墾復 墾復分冬墾和夏墾,方法有帶墾、穴墾和壕溝墾。冬墾深度一般要求20~25厘米,土塊翻過來,草根朝天。放置一冬:夏墾深度一般10~15厘米,要求淺鏟。 (2)修剪 成林油茶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生長和結實的矛盾,充分利用空間。因此,修枝的強度也不宜過大,主要修剪枯枝、病蟲枝、徒長枝、高叉枝等。保持單枝清腳亮心,培養(yǎng)開張形和受光面積大的橢圓形或半圓形的樹冠,增加結果面,提高產量。 五、病蟲害防治 1,油茶炭疽痛 主要在果實、葉、枝和樹干發(fā)病。造成果實開裂、果實及葉片大量脫落、枝條枯死、樹干潰瘍等,嚴重時整個植株干枯死亡,影響樹體生長和茶果產量。發(fā)病時,在果實、枝葉上出現(xiàn)紅褐色小點。后逐漸擴大成淡褐色病斑,呈不規(guī)則輪紋,后期病斑上出現(xiàn)黑褐色的小點。 通常發(fā)生時間是5月至8月高溫高濕季節(jié),7月至8月是發(fā)病高峰期,成林在8月至9月會見到大量落果落葉,大樹嫁接換冠時也可在樹干上見到病斑。 生產上注重抗病性育種,選育的良種要求果實自然感病率在3%以下。配合營林措施減少病源,增強樹勢等。在苗期春夏季節(jié)定期噴施1%的波爾多液預防。發(fā)病早期可用50%多菌靈等內吸性殺菌劑防治。 2,油茶軟腐病 主要在果實、葉、芽和梢上發(fā)生,造成大量落葉落果,芽梢枯死。受害油茶往往成片發(fā)生,如遇連續(xù)陰雨天,擴散速度更快。 油茶軟腐病的發(fā)生與環(huán)境的溫度和濕度有密切關系,風雨是病菌近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。通常于3月至6月和10月至12月為發(fā)病高峰期。南方全年都有可能發(fā)生軟腐病,造成茁木落葉后成片死亡。油茶軟腐病對油茶苗木的危害較大。其防治主要采用營林管理措施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可用1%波爾多液預防,用多菌靈和托布津防治。 3,油茶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一年生苗木,先侵染苗木根頸部�;疾拷M織初期呈褐色,后長出白色綿毛狀物(菌索),根部腐爛、葉片凋落,較后死亡。 油茶根腐病主要發(fā)生于4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,7月至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。病原菌適宜生長于pH值為4左右的土中。特別是當土壤粘重、排水不良時,適宜于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中越冬,主要從傷口或幼嫩表皮侵染。 油茶根腐病發(fā)病后盡可能清除重病株,以熟石灰拌土覆蓋,或用50%退菌特、50%多菌靈等澆灌根莖處。 4,主要蟲害防治 用蘇云金桿菌或白僵菌進行生物防治,保護天敵。針對不同害蟲使用化學藥劑防治,如對鱗翅目和鞘翅目食葉害蟲�?稍�2~3齡時用90%敵百蟲、50%辛硫磷乳油等防治:對蚜蟲和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,可用40%樂果乳油或氧樂果乳油防治:對茶梢蛾和茶蛀梗蟲等鉆蛀性害蟲,應在成蟲盛發(fā)期。卵初孵化或幼蟲轉移蛀梢盛期,以40%氧樂果乳油等強滲透內吸作用化學農藥噴灑效果較好�;瘜W防治特別是連續(xù)多年使用同一種化學農藥以后,要及時更換和探索新的殺蟲劑,才能達到控制害蟲的效果。 [詳情]
一、繁殖技術 1、扦插 在5~6月雨季,選擇幼齡母樹,從頂端切取一年生嫩枝,長約10cm,除去下部葉片,在節(jié)的下面用刀片削平,頂端保留頂芽側芽各一個,葉片2~3枚,插于河沙或礫石的介質中,插入深度1/3~2/3。插后覆蓋草簾遮蔭,加強葉面噴霧,保持插床空氣濕度,促使生根。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,可用50~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條,浸泡時間8~12小時。 2、嫁接 選用生長健壯的實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種做砧木,在距地徑4~5cm處截斷,通過髓心劈開約1.5cm深,用1~2年生枝條作接穗,接穗上部保留1~2片葉,下部削成楔形,插入砧木劈開的裂口中,雙方的形成層要密切接合,然后用塑料帶綁緊�! 〗雍蠊芾斫雍笤诮铀肷厦嬲稚纤芰洗旅嬗脦ё咏壣�,但不要太緊,這樣在袋內形成水滴,并不斷滴在砧木上。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個包裝紙袋,以遮蔽陽光直射�! �3、芽插 以每個芽節(jié)為一段,保留一片葉子,長約1.5cm,下部斜剪,然后插入介質中,深度以蓋沒枝條為度。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條,適于大量繁殖需要�! �1、露地栽植 1)土壤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上,PH值在5.5~6之間�! �2)種植時間2~3月春植以小苗為主;11月后秋植,效果較好。 3)施肥茶花不喜肥,一般花前10~11月,花后4~5月,施肥2~4次。肥料主要采用復合肥、堆肥,并結合適量磷肥;(施肥原則薄施多施。壯苗多施,弱苗少施或不施)�! �4)茶花生長緩慢,不宜強度修剪;樹冠發(fā)育均勻,也不需特殊修剪,只需剪除病蟲枝,過密枝,弱枝和徒長枝。新植苗,為確保成活,也可適度修剪。摘蕾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環(huán),一般每枝較多保留3個花蕾,并保持一定間距,這樣可減少植株養(yǎng)分消耗過大,影響開花。茶花花期長達半年,及時搞去調萎的花朵,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增強樹勢大有好處�! �5)病蟲害防治與中耕除草茶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、黃化病及枝上苔蘚寄生.蟲害為紅蜘蛛。各種介殼蟲、刺蛾。薔薇葉蜂等。病蟲害的發(fā)生,大大影響樹勢及其觀賞性。防治方法分別為:褐斑病在春季萌發(fā)前噴灑波爾多液,以后每半個月繼續(xù)噴灑預防,并注意排水與施肥,除去被害葉并燒毀。黃化病主要由土壤缺微量元素引起,可經(jīng)常酒施硫酸亞鐵或硫酸鎂溶液加以防治。紅蜘和各種介殼蟲防治噴施松脂合劑并加強通風。各類刺蛾.薔薇葉蜂等用40%氧化樂果400~155倍液或80%敵敵畏乳油1000~1200倍液噴施防治。中耕除草,清潔園地也可有效防治病蟲害,增強樹勢,使花朵肥大。全年需進行中耕除6~7次�! �2、盆栽 1)盆土選擇選用微酸性、疏松、肥沃的混合土作盆土.混合土的比例為園土6份、松葉腐殖土3份,砂質l~2份�! �2)盆的選擇培育以泥瓦盆為好,盆的盡寸大小與苗的比例為:苗高40~50cm,冠幅20~25cm的茶花,盆的口徑在20cm左右。其它大小的以此類推。商品苗用紫砂盆較好,可提高觀賞效果�! �3)盆苗選擇選擇生長健壯、主干、單干無分枝,樹冠優(yōu)美,葉片嫩綠,無病蟲害的植株。 4)澆水管理新植苗,較好次澆足透水,2個月內勤澆水,保持盆土濕潤。以后同其它花木盆苗一樣進行澆水。次數(shù)觀氣候情況而定,以保持土壤濕潤的原則。春天多澆,滿足發(fā)芽抽梢的需要;夏季宜在早晚,雨季防積水,秋旱要及時澆水,冬季為防凍,澆水在中午進行�! �5)蔽萌與防寒茶花春天與雨季要給予充足的陽光,夏秋時節(jié)進行蔽蔭降溫;冬季氣溫下降到零度時,需搬入室內防寒。 6)花期控制主要是通過品種選擇、溫度控制和激素處理等手段來達到提早開花或延遲開花的目的。如為了延遲開花,可選擇晚花品種,并對其進行低溫控制(2~3度以上的冷庫,貯藏經(jīng)包扎防寒處理的植株),可延遲一月開花。為使其提早開花須選擇早花品種如小桃紅、雪塔、四面景等,再經(jīng)過追施重肥和激素處理。方法是在茶花春季生長停止�;ㄑ啃纬珊螅肥┲胤�,使花后嫩枝及早充實成熟,及早停止生長;在7月中或8月初用毛筆點涂500~1000PPm赤霉素到花蕾上,三天一次,伴以合理水肥;9月份視花蕾肥大情況再點涂赤霉素,在達不到要求時,酌量強加點涂次數(shù),繼續(xù)伴以噴水追肥,則花蕾迅速增長,可提早在9月下旬至11月開花。 [詳情]
英文名Nematode disease 病原為Anguinaa agrostis (Steinbuch,1799;Filipjev 1936) 。 一、為害范圍: 寄主范圍:各種翦股穎草Agrostis spp.,包括細弱翦股穎A.Tenuis(模式寄主)、小糠草A.Alba、絨毛翦股穎A.Canina、糙葉翦股穎A.Exarata、匍蕩翦股穎A.Palustris、匍匐翦股穎A.Stolonitera等;以及其他禾本科牧草或雜草,如Apera spicaventi、Arctagrostislatifolia、野牛草Buchloe dactylofdes、加拿大拂子茅Calamagfostis cariadensis、蘭斯多夫拂子茅C.1angsdorfii、Digraphis arundinasea、羊茅Festuca ovind、紫羊茅F.Rubra、芒麥草Hordeum jubatum、Koeleria glauca、黑麥草Lolium perenne、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、高原早熟禾Poa alpina、早熟禾P.Annua、六月禾P.Pratensis、海濱堿茅Puccinellia maritima、Sporobolus brockmanii、黃三毛草Trisetum fiavescens等。 二、癥狀表現(xiàn):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幼苗階段并不表現(xiàn)明顯的癥狀,只在花穗期顯示出典型的病變。病變癥狀主要表現(xiàn)為被寄生的小花的穎片、外稃和內稃顯著增長,分別達正常長度的2—3倍、5—8倍和4倍,其內的子房轉變成雪前狀的蟲癭。蟲癭開始形成時綠色,后期呈紫褐色,長4—5 mm,而正常穎果的長度僅1 mm左右。 三、發(fā)病規(guī)律: 病種子和植物病殘組織是該線蟲的傳播源。病害的遠距離傳播主要借助于病種子的調運,而中、近距離擴散則是由于沾染有蟲瘦的農機具、衣、靴等的運作以及病區(qū)風和水的運動。 翦股穎粒線蟲以2齡幼蟲在蟲屢中呈休眠態(tài)渡過干旱的夏季。蟲癭在田間遇秋雨吸水后破裂,幼蟲逸出并繼而侵染寄主植物的幼苗,在秋、冬季以外寄生的方式在生長點附近取食+豎年春季寄主進入生殖期后2齡幼蟲即侵入正在發(fā)育的花序的花芽,并很快發(fā)育成成蟲,這時受侵染的小花的子房已轉變成了蟲癭。蟲癭中的雌蟲受精后產卵,卵孵化出2齡幼蟲,線蟲的產卵和卵孵化的高峰期出現(xiàn)在春末夏初的季節(jié)。卵孵化后出現(xiàn)的2齡幼蟲在蟲癭內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從而又開始新一輪的病害循環(huán)。翦股穎粒線蟲的2齡幼蟲只有在侵入寄主的花芽后才能發(fā)育成成蟲而完成其生活史。 翦股穎粒線蟲每年只發(fā)生1代,自2齡幼蟲侵入寄主的花芽到形成下一代的2齡幼蟲而完成其生活史約需3~4周。每顆蟲癭中分別有發(fā)育成熟的雌雄蟲各1—3條,每條雌蟲在2周時間內可產卵達1 000顆。1齡幼蟲在卵內發(fā)育,卵孵化后出現(xiàn)2齡幼蟲(這一點與小麥粒線蟲不同)。2齡幼蟲在蟲癭中呈休眠態(tài)可存活達10年之久。 四、病害防治 (1)種子處理:對病種的有效處理方法①熱處理:將種子在24-12℃的溫水中預浸泡2h,然后用52℃熱水處理15分鐘;②溴甲烷處理:每升含水量12%的種子用600—800mg的漠甲烷處理1 h。 (2)加強田間衛(wèi)生,即注意清除農機具等沾附的蟲癭,以防止病害的擴散。 (3)實施輪作或休閑(1年以上),使線蟲無法侵染合適的寄主而減少再次侵染源。 (4)田間使用茅草枯(dalapon)或抑芽丹(maleichydrazide)等特異性除草劑或草坪上定期割草以抑制寄主植物的開花,從而使線蟲無法完成生活史。 更多請登錄www.lawnchina.com [詳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