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營養(yǎng)生長 杜鵑的營養(yǎng)生長主要是在長日照下進行的,每天保證16至18小時長日照光周期。長日照可以采用白熾燈光,夜間4個多小時光照打斷來實現(xiàn)。夜溫18攝氏度至22攝氏度和6攝氏度以上的晝溫,也能促進其營養(yǎng)生長。 2、花芽形成 杜鵑花芽形成和發(fā)育是在短日照條件下進行的。自然短日照條件或用人工黑布遮光,形成8小時短日照條件都可促進杜鵑花芽形成。短日照條件下,較高的夜溫(18攝氏度至22攝氏度)促進花芽的大量形成,而且花芽形成快速和集中整齊。一般從較后一次摘心到開始進行短日照處理,必須間隔6至8周。進行短日照處理12至16周,即可形成處于休眠狀態(tài)的花芽。有些品種,在短日照條件下,配合施用生長延緩劑,也能促進花芽形成和發(fā)育。 3、花芽休眠解除技術(shù) 杜鵑花芽當發(fā)育到一定階段,就進入休眠狀態(tài)。對生產(chǎn)者來說是必須克服的一道障礙。解除休眠的途徑主要是低溫和赤霉素處理等。 低溫處理:具體做法是,在2攝氏度至4攝氏度黑暗條件下處理4至6周即可。 赤霉素處理:其噴布次數(shù)和濃度要根據(jù)具體栽培品種而定。使用時,先作小面積試驗,然后再大面積應用。GA處理時,植株休眠花芽必須處于適合的成熟度和發(fā)育階段。先進行3周低溫處理,再3周噴赤霉素處理相結(jié)合的方法,效果也很好。 其它方法:不用以上低溫處理,通過4至6周長日照處理,也能使植株開花。但處理前,必須先進行1至2周的低溫處理。杜鵑植株進行了4周低溫處理,再用30攝氏度至38攝氏度高溫處理12至40小時能加快花芽發(fā)育。但當冷處理不足時,高溫會導致花芽敗育。 [詳情]
扁桃定植時間可分為秋季和春季兩個時段。一般多采用秋季定植,因為秋季定植的果樹,根系傷口愈合早,翌年根系生長也早,苗木生長勢旺盛。但有些過于寒冷的地區(qū)或多風干旱的地區(qū)也可以在春季栽植。 扁桃生長旺盛,一般栽植密度為每畝33-55株(美國17-30,甚至更稀),即栽植株行距3米×4米或者4米×5米。當然若要獲得早期更多的產(chǎn)量,可以有計劃的密植栽培,待結(jié)果3-4年后進行適當?shù)拈g伐。 定植采用成品苗、芽苗、速成苗均可,但不同苗木各有優(yōu)缺點。利用芽苗建園,可省去一年的育苗時間,便于整形,但需保留一些預備苗,用于隨時補栽。采用成品苗定植,整形帶內(nèi)應有較多未萌發(fā)的葉芽,定干后易發(fā)出強旺枝。 栽植前,先按確定的株行距測定好栽植點,然后以點為中心挖定植穴,定植穴大小以80厘米見方或多100厘米見方為宜。挖定植坑時,將表土和下層土分開堆放。挖好定植坑后,每穴施腐熟優(yōu)質(zhì)有機肥10-20千克,與表土拌均后,填入定植穴中,一邊填一邊踩,填到一定位置,放入苗木,接著填土,并提苗順根,再踏實,使根系與土密接。苗木栽植深度與在苗圃時的深度相同。栽植好后及時灌水,水下滲后,覆土保墑。栽植的苗木,如果是經(jīng)過長途運輸或假植的苗木,在栽植的前一天應將根系在水中浸泡12小時,讓其充分水,還要對根系進行修剪,將斷根毛茬剪齊,這樣會促發(fā)新根,提高成活率。 栽植后根據(jù)干高的要求,在飽滿芽處將多余的枝干上部全部剪掉。促使整形帶內(nèi)的芽及早萌發(fā)。在寒冷及風特別大的地區(qū),秋季栽植的苗木,應在土地上凍前將苗木按倒埋土,待樹木發(fā)芽后,再將土扒開扶正苗木。 (記者 佚名) [詳情]
九里香原產(chǎn)印度,在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必須在5℃以上室內(nèi)方能越冬,耐陰濕、且也耐干旱,不擇土壤,在疏松肥沃的中性盆土中生長較佳。在換盆時,盆底需施一些長效性肥料或腐熟充分的有機肥料,生長期忌偏施氮肥,在孕蕾期宜多施磷、鉀肥。九里香繁殖可采用:①播種法。2~5月間采收成熟紅果,取出種子,隨即播種,經(jīng)30天便可發(fā)芽。②扦插法。3~5月進行,選用2年生枝條,剪成20~25厘米扦穗留半葉插于基質(zhì)中(珍珠巖:蛭石=1:1),夏季可采用全光照間隙噴霧扦插法,扦插成活率可達90%以上。 (記者 不詳) [詳情]
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4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