蕓香科(Rutaceae)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學名為Citrus medica。在地中海沿岸各國及西印度群島有栽培。高約3.5公尺(11.5呎),分枝不整齊,開展,具刺。葉大,淡綠色,闊長圓形,邊緣略有鋸齒,葉柄無翅。酸味品種(如Diamante)的花外側紫色,內側白色;甜味品種(如Corsican)的花乳白色。果廣橢圓形或長圓形,長約12~15公分(5~6吋),有腹溝,頂端有乳頭狀突起。果皮有黏性,內側厚,白色,肉質;外側薄,綠黃色,有芳香。果肉硬,酸或甜,僅作副產(chǎn)品利用。果皮經(jīng)鹽水浸泡,糖煮,制成蜜餞銷售。埃思羅格品種(Etrog)用於猶太教儀式。 香櫞屬于蕓香科植物,生長特點是半喬木,它要求在海拔800米到1200米在沙壤土栽培,要求比較濕潤的環(huán)境。香櫞在彝家寨子比較流傳,作為一種特產(chǎn)在寨子里作為一種貢品,在結婚喜慶的日子都要有兩個作為傳宗接代的吉祥物,在云南麗江也作為納西主的貢品。植物形態(tài)香泡樹(Citrus medica) ①枸櫞(楊孚異物志),又名:鉤緣子(南方草木狀),香櫞 、香櫞柑。 常綠小喬木,高2米左右。枝具短而硬的刺,嫩枝幼時紫紅色,葉大,互生,革質;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8~15厘米,寬3.5~6.5厘米,先端鈍或鈍短尖,基部闊楔形,邊緣有鋸齒;葉柄短而無翼,無節(jié)或節(jié)不明顯。佛手 果期8~9月。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 廣東、廣西栽培較多。 本植物的根(香櫞根)、葉(香櫞葉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 �、谙銏A(蘇軾物類相感志)常綠喬木,高4~6米。 莖枝光滑無毛,無短刺。 葉互生,革質,具腺點,葉片長橢圓形,長6~12厘米,寬2~4.5厘米,兩端漸尖,全緣或有波狀鋸齒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;葉柄具闊翼,長0.8~2.5厘米,寬0.5~1.5厘米。 花單生或簇生,有時成總狀花序,芳香;花萼盆狀,5裂,裂片三角形;花瓣5,白色,矩圓狀倒卵形,表面有陰顯的脈紋;雄蕊在25以上,著生于花盤的四周,花絲結合;子房上位,扁圓形,10~12室,每室有胚珠數(shù)枚,花柱圓柱形,柱頭頭狀。 柑果圓形,成熟時橙黃色,表面特別粗糙,果汁無色,味酸苦。 花期4~5月。 果期10~11月。 分布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 本植物的種子(香圓子)亦供藥用。桔類之一,肉味較酸而皮的辛香氣較烈。陳香櫞入藥。
2019-03-12 電議蕓香科(在地中海沿岸各國及西印度群島有栽培。高約3.5公尺(11.5呎),分枝不整齊,開展,具刺。葉大,淡綠色,闊長圓形,邊緣略有鋸齒,葉柄無翅。酸味品種(如Diamante)的花外側紫色,內側白色;甜味品種(如Corsican)的花乳白色。果廣橢圓形或長圓形,長約12~15公分(5~6吋),有腹溝,頂端有乳頭狀突起。果皮有黏性,內側厚,白色,肉質;外側薄,綠黃色,有芳香。果肉硬,酸或甜,僅作副產(chǎn)品利用。果皮經(jīng)鹽水浸泡,糖煮,制成蜜餞銷售。埃思羅格品種(Etrog)用於猶太教儀式。 香櫞屬于蕓香科植物,生長特點是半喬木,它要求在海拔800米到1200米在沙壤土栽培,要求比較濕潤的環(huán)境。香櫞在彝家寨子比較流傳,作為一種特產(chǎn)在寨子里作為一種貢品,在結婚喜慶的日子都要有兩個作為傳宗接代的吉祥物,在云南麗江也作為納西主的貢品。植物形態(tài)香泡樹(Citrus medica) �、勹蹤�(楊孚《異物志》),又名:鉤緣子(《南方草木狀》),香櫞 、香櫞柑。 常綠小喬木,高2米左右。枝具短而硬的刺,嫩枝幼時紫紅色,葉大,互生,革質;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8~15厘米,寬3.5~6.5厘米,先端鈍或鈍短尖,基部闊楔形,邊緣有鋸齒;葉柄短而無翼,無節(jié)或節(jié)不明顯。佛手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 廣東、廣西栽培較多。 本植物的根(香櫞根)、葉(香櫞葉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 �、谙銏A(蘇軾《物類相感志》)常綠喬木,高4~6米。 莖枝光滑無毛,無短刺。 葉互生,革質,具腺點,葉片長橢圓形,長6~12厘米,寬2~4.5厘米,兩端漸尖,全緣或有波狀鋸齒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;葉柄具闊翼,長0.8~2.5厘米,寬0.5~1.5厘米。 花單生或簇生,有時成總狀花序,芳香;花萼盆狀,5裂,裂片三角形;花瓣5,白色,矩圓狀倒卵形,表面有陰顯的脈紋;雄蕊在25以上,著生于花盤的四周,花絲結合;子房上位,扁圓形,10~12室,每室有胚珠數(shù)枚,花柱圓柱形,柱頭頭狀。 柑果圓形,成熟時橙黃色,表面特別粗糙,果汁無色,味酸苦。 花期4~5月。 果期10~11月。 分布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 本植物的種子(香圓子)亦供藥用。桔類之一,肉味較酸而皮的辛香氣較烈。陳香櫞入藥。
2019-03-12 電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