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苗木 1、品種 選擇抗寒、抗旱、抗病蟲害強的,有利市場競爭和栽培方向的,適宜當?shù)丨h(huán)境氣候的優(yōu)良品種。如鐵觀音、茗科1號、金宣等品種�! �2、苗木 選擇苗木高度大于20cm,莖粗大于2mm的,具有一定的著葉數(shù),根系旺盛,無病蟲侵害的一年生健壯幼苗。它具備了1—2個的一級分枝,對于茶樹的速生快長、提早成園與投產(chǎn)奠定了基礎�! 《�、定植 1、定植時期 要利用地下部活動的生長時期進行定植,有利于根系的伸長和發(fā)育,也有利于吸收土壤養(yǎng)分供地上部的開始生長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。高山地區(qū)的茶苗定植時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(春節(jié)前后)進行�! �2、技術方法 在完成開墾的茶園定植溝內(nèi)用定植農(nóng)具挖穴10—12cm深,穴徑10cm以上,把茶苗垂直種于穴內(nèi),填滿土,并壓緊壓實,或用農(nóng)具夯實苗莖部三方土層,再培上細土1—2cm,澆透水分,苗木定植時要比正常深1—2cm。如果能選擇在下雨之前定植較為理想。茶苗定植要采用“雙行單株”的方式,株距30cm,株與株之間呈三角形。在定植溝茶行中鋪放3—5cm厚的稻草或其它草類植物進行覆蓋,有利于保溫保濕,又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�! ∪�、修剪 1、修剪時期 修剪時期應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、10月中旬秋茶結束后為宜。 2、修剪技術 (1)定型修剪 其目的是茶樹在幼齡階段中培養(yǎng)合理的樹體骨架及豐產(chǎn)樹冠。一般進行4次,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處必須要木質(zhì)化或半木質(zhì)化。較好次修剪結合定植在離地15—18cm處定剪;第二、三、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cm處定剪。經(jīng)過四次的定型修剪樹高已達到60cm,有2—3級的分枝結構,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樹冠,即可投入生產(chǎn)。 (2)輕修剪 輕修剪的目的在于調(diào)整樹冠,培養(yǎng)良好的采摘面。每年進行一次,輕修剪的程度,以剪去蓬面上3—5cm的為度,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樁頭、無用新梢等。 (3)深修剪 經(jīng)過多年的采摘和輕修剪的樹,應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樹冠上部10—15cm的一層枝葉,使茶樹重新抽發(fā)新枝,提高茶樹發(fā)芽能力,延長茶樹高產(chǎn)穩(wěn)產(chǎn)的年限�! 。�4)重修剪 對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樹,一般以剪去原樹高的1/2為宜,結合整理(抽剪),重新培養(yǎng)健壯枝干和采摘樹冠�! �(5)臺刈 對十分衰老的茶樹,宜在離地面約10—15cm高處鋸(或剪)掉全部枝干,重新培養(yǎng)樹體骨架結構和采摘樹冠�! ∷摹⒎逝喙芾怼 �1、施足基肥(底肥) 種植前的定植溝和投產(chǎn)后的每年冬季均要施放有機肥料,如農(nóng)家肥,餅肥、商品有機肥等。以商品有機肥料為主,每畝施放200—300kg。 2、多次追肥 分別在3月上旬、5月中下旬、8月中旬三次結合淺耕作業(yè)時進行。以N、P、K復合肥料為主,畝施40—60kg�! �3、技術要求 在樹冠緣下開條溝深15—20cm(下基肥時深20—25cm),將肥料均勻施于溝內(nèi),施后蓋土�! �4、耕作鋤草 生產(chǎn)茶園每年在非采摘季節(jié)進行2—3次10—15cm的淺耕和去除雜草,10月中旬深耕20—25cm進行松土�! �5、病蟲害防治 以農(nóng)業(yè)防治為基礎,調(diào)控茶園內(nèi)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抑制病蟲的發(fā)生為害。每年的冬季噴施0.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封園,降低翌年病蟲發(fā)生密度。非采摘季節(jié)根據(jù)病害發(fā)生的情況可使用世高、甲基托布津、半量式波爾多液等農(nóng)藥進行防治。使用高毒、高效、低(無)殘留農(nóng)藥如天王星、功夫、吡蟲啉、苦參堿、魚藤酮等。農(nóng)藥的使用要嚴格執(zhí)行安全間隔期,杜絕使用劇毒、高殘留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(nóng)藥�! ≌裕�2006.2.17.10版《福建科技報》 [詳情]
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(Frifillaria thuubergii)的干燥地下鱗莖,又名象貝、大貝、元寶貝等。具清熱潤肺,止咳化痰等功效。主產(chǎn)浙江、江蘇,江西、上海、湖北、湖南亦有栽培。(一)形態(tài)特征多年生草本,株高30厘米~80厘米,全株光滑無毛、地下鱗莖扁球形,外皮淡土黃色,常有2~3片肥厚的鱗片抱合而成,直徑2厘米~6厘米。莖直立、單一,地上部不分枝,每株一般有二主莖并生。葉狹長無柄,全緣;下部葉對生,中部葉輪生,上部葉互生,中上部葉先端反卷�;ㄒ恢翑�(shù)朵,頂生或總狀花序;花鐘狀,下垂,淡黃色或黃綠色,帶有淡紫色斑點;花被片6,二輪排列;雄蕊6;子房上位,3室,柱頭3裂、蒴果短圓柱形,具6棱。種子多數(shù),扁平瓜子形,邊緣有翅,淺棕色�;ㄆ�3~4月,果期4~5月。(二)生長習性浙貝母喜溫和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。根的生長要求氣溫在7C~25 C,25 C以上根生長受抑制。平均地溫達 6 C~7 C時出苗,地上部生長發(fā)育溫度范圍為 4 C~30 C,在此范圍內(nèi),生長速度隨溫度升高,生長加快。開花適溫為 22 C左右。一3 C時植株受凍,30 C以上植株頂部出現(xiàn)枯黃。鱗莖在地溫10 C~25 C時能正常膨大,一 6 C時將受凍,25 C以上時出現(xiàn)休眠。浙貝鱗莖種子均有休眠作用。鱗莖經(jīng)從地上部枯萎開始進入休眠,經(jīng)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。種子則經(jīng)5C~10C 2個月左右或經(jīng)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。因此生產(chǎn)上多采用秋播。種子發(fā)芽率一般在70%~80%。(三)栽培技術1.選地、整地 浙貝母對土壤要求較嚴,宜選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質(zhì)、疏松肥沃的沙質(zhì)壤土種植,土壤PH5~PH7較為適宜。忌連作,前茬以玉米、大豆作物為好。播種前,深翻細耕,每1000平方米施入農(nóng)家肥3 000公斤作基肥,再配施150公斤餅肥和40公斤磷肥,耙勻,作成1.2米~1.5米的高畦,畦溝寬25厘米~30厘米,溝深20厘米~25厘米,并做到四周排水溝暢通。2.繁殖方法 主要用鮮莖繁殖,也可用種子繁殖,但因生長年限長,結實率低,生產(chǎn)上較少采用。(1)鱗莖繁殖: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挖出自然越夏的種莖,選磷片抱合緊密、芽頭飽滿、無病蟲害者,按大小分級分別栽種。種植密度和深度視種莖大小而定,一般株距15厘米~20厘米,行距20厘米。開淺溝條播,溝深6厘米~8厘米,溝底要平,覆土5厘米~6厘米。用種量因種莖大小而異,一般為每1000平方米用種莖500公斤~600公斤。(2)種子繁殖:種子繁殖可提高繁殖系數(shù),但從種子育苗到形成商品需5~6年時間。用當年采收的種子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種,如近期播種則將大大降低出苗率。條播,行距6厘米左右,然后將種子均勻撒在灰土上,薄覆細土,畦面用秸桿覆蓋,保持土壤濕潤。每1000平方米用種子10公斤~15公斤。3.田間管理(1)中耕除草:出苗前要及時除草。出苗后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,保持土壤疏松。植株封行后,可用手拔草。(2)追肥:一般為3次,12月下旬施臘肥每1000平方米溝施濃人畜肥3 500公斤,施后覆土。翌春齊苗時施苗肥,每1000平方米潑澆人畜糞2000公斤或尿素25公斤。3月下旬打花后追施花肥,肥種和施肥量與苗肥相似。(3)排灌:生長中后期,需水量較大,如遇干旱應適時澆水,采用溝灌,當土壤濕潤后立即排除。雨季積水應及時排除。(4)摘花打頂:3月下旬,當花莖下端有2~3朵花初開時,選晴天將花和花蕾連同頂梢一齊摘除,打頂長度一般8厘米~10厘米。4.病蟲害防治(1)灰霉�。阂话�4月上旬發(fā)生,為害地上部分。防治方法:發(fā)病前用1:1:100倍波爾多液噴霧預防;清除病殘株;降低田間濕度;發(fā)病時用50%多菌靈800倍液噴施。 (2)黑斑病;4月上旬始發(fā),尤以雨水多時嚴重,為害葉部。防治方法同上。 (3)干腐�。阂话阍邝[莖越夏保種期間,土壤干旱時發(fā)病嚴重,主要為害鱗莖基部。防治方法:選用健壯無病的鱗莖作種;越夏保種期間合理套作,以創(chuàng)造蔭涼通風環(huán)境;發(fā)病種莖在下種前用20%三氯殺螨礬1000~1500倍液浸種 10~15分鐘,或 50%托布津 300~500倍液浸種 10~20分鐘。(4)鋸角豆蕪青:成蟲咬食葉片。防治方法:人工捕殺;用90%敵百蟲 1500倍液或40%朵果乳劑800~1500倍液噴殺,也可用5%西維因粉劑防治。其他尚有蠐螬、金針蟲、螨等為害。(四)采收與加工5月中旬,待植株地上部莖葉枯萎后選晴天采挖,并按鱗莖大小分檔,大者除去心芽,習稱“大貝”、“元寶貝”;小者不去心芽,習稱“珠貝”。將鱗莖洗凈,將直徑3厘米以上的大鱗莖,鱗片分開,挖出心芽,然后將分好的鮮鱗莖于脫皮機中脫去表皮,使?jié){液滲出,加入4%的貝殼粉,使貝母表面涂滿貝殼粉,倒入籮內(nèi)過夜,促使貝母干燥,再于次日取出曬3~4天,待回潮 2~3天后再曬至全干。回潮后也可置烘灶內(nèi),用 70 C以下的溫度烘干。(五)留種技術浙貝母種子田,一般采用原地越夏保種法�?蔹S前,在植株間套作淺根性作物,起到遮陽降溫和提高土地復種指數(shù)的作用。套作作物主要有玉米、大豆及瓜類等。越夏期間,特別是多雨季節(jié),要隨時排除田間積水。此外禁止人畜在畦面上踩踏,以免積水爛種。浙貝母種莖在越夏保種田中,需經(jīng)3~4個月的時間,一般損耗率為10%左右。 消息來源:(摘自吳志行主編的《實用園藝手冊》) (記者 不詳) [詳情]
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.f.。蘭科蝴蝶蘭屬蝴蝶蘭,又稱蝶蘭,因其花形似蝶,故名。此屬原產(chǎn)地為熱帶亞洲至澳大利亞,約40種,我國6種,全部為附生蘭。全屬約20個原生種。由于花大、花期長,花色艷麗色澤豐富,花形美麗別致,如蝴蝶翩翩飛舞,深受人們喜愛,百賞不厭,被譽為是“洋蘭皇后”。蝴蝶蘭是單莖類植物,莖短,有肥厚多肉的葉片,綠色或帶有紅褐色斑塊,花莖從靠近上部的葉腋間抽出,有花數(shù)朵至多朵,不同種有較大的差異�;ㄉ邪�、黃、粉紅、紅、紫紅及各種復色,單花期長達20余天。自然花期頭年10月至翌年6月。蒴果長卵圓形,種子粉末狀,白色。蝴蝶蘭原產(chǎn)于中國臺灣省,主要分布于印度、緬甸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澳大利亞和新幾內(nèi)亞。其性喜溫暖、濕潤、半蔭蔽的氣候環(huán)境,忌陽光直射,忌悶熱,忌積水,畏寒冷,生長適溫為15~30℃。相對濕度70%。高溫多涇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,盆栽通常用苔蘚、蕨根、樹皮塊栽植在透氣和排水十分好的多孔花盆中。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。較適合的生長溫度白天25℃~28℃,夜間18℃~20℃;15℃以下根部停止吸收水分;32℃以上對生長不利。是栽培較普及的洋蘭之一。 (記者 佚名) [詳情]
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5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