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品種:菠蘿蜜|落葉與否:常綠性|株高:6(m)|胸徑:28(cm)|主干高:4(m)|土球直徑:120(cm)|高度年生長量:80(cm)|胸徑年生長量:2(cm)|樹齡:28(年)|是否古樹:否|栽培環(huán)境:露地|是否移植苗:是|樹形:特殊造型|園林用途:行道樹、風(fēng)景樹、庭蔭樹|主要觀賞部位:觀果|果期:6(月)|冠幅:280(cm)|地徑:30(cm)|
2019-03-14 電議編輯本段簡介大樹菠蘿其學(xué)名為桑科植物木菠蘿,又名菠蘿蜜,大樹菠蘿是廣州人對其的稱謂。其種仁性平,味甘、微酸,功能益氣、通乳�!侗静菥V目》說它能“補中益氣”,《陸川本草》認(rèn)為它能“治氣弱,通乳”。它含有較豐富的淀粉、脂肪油等。由于其不寒不熱,用它來煲瘦肉作湯,能補中益氣,亦為夏日滋補湯品。廣東雷州半島一帶民間常以此治療婦女產(chǎn)后乳汁缺乏癥,以及用于消滯。 大樹菠蘿(菠蘿蜜)菠蘿蜜的功效:果肉及花可止渴除煩,核仁補中益氣。 主治:慢性腸炎,外用治外傷出血,潰瘍。 菠蘿蜜不能多食,多食令人胸悶、煩嘔。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大樹菠蘿生在高大的菠蘿樹上,每一個大如西瓜,外殼青綠色,生滿了軟刺。菠蘿則是鳳尾梨,南洋人稱為黃梨,雖然也有結(jié)實很大的,但總是草本像椰菜番茄一樣成排種在田里的。俗稱菠蘿田。外江人沒有見過生在田里的菠蘿,以為菠蘿一定是生在棕櫚一類的樹上,這實在是誤解的。菠蘿葉有刺如鋸齒,一叢一叢如仙人掌似的生在地上,菠蘿就生在正中心,新摘下來的菠蘿頂上,每每殘留著一叢烏羽一樣的嫩葉,此即“鳳尾梨”這名稱的由來。 菠蘿蜜是佛家的名詞,亦稱優(yōu)缽曇。俗傳菠蘿樹不花而實,有時也會開花,但極難見,所以佛經(jīng)稱優(yōu)缽曇花為難得的盛事。廣東的菠蘿樹,從前以黃埔南海神廟前兩棵較有名。南海神廟的俗名就稱為菠蘿廟,廟前的水也名菠蘿江。 編輯本段產(chǎn)地菠蘿蜜的原產(chǎn)地是印度,菠蘿廟前這兩棵菠蘿樹,相傳是六朝時有外國貢船來到南海,使者攜來菠蘿子,上岸種植,后來貢船忽然揚帆走了,剩下這個使者,“其人望而悲泣,立化廟左,土人以為神,泥傅肉身祀之,一手加眉際作遠(yuǎn)瞻狀,即達(dá)奚司空也”(見《廣東新語》)。這座達(dá)奚司空泥像,至今仍在,不過已經(jīng)殘破了。至于那兩棵古老的菠蘿樹,因為這許多年不曾去游過菠蘿廟,不知現(xiàn)狀如何。 南海神廟的菠蘿樹,相傳為嶺南所有菠蘿樹之祖。今日各地所植的菠蘿樹,都是直接間接從這兩棵樹分出來的。 編輯本段形態(tài)特征菠蘿樹很高大,葉子有光澤,像是冬青或橘樹的葉子。樹干有一特點,自根以上周圍生著小枝葉。菠蘿蜜并非結(jié)在樹頂上的枝干上,而是結(jié)在樹身上的那些小枝葉上。有時兩三枝結(jié)在一起,小時長圓形如小忙果,成熟后可以大如斗,周身有隆起的軟刺,古人說它如佛頭上的螺髻。子囊像石榴一樣的合百數(shù)十粒為一球。味道香甜濃郁,肉可以吃,每一粒的子核像栗子一樣,也可以吃。 樹上的大樹菠蘿
2019-03-10 電議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4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