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里香又稱:石辣椒、九秋香、九樹香、七里香、千里香、萬里香、過山香、黃金桂、山黃皮、千只眼、月橘。 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。株姿優(yōu)美,枝葉秀麗,花香濃郁。嫩枝呈圓柱形,直徑1~5mm,表面灰褐色,具縱皺紋。質堅韌,不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。羽狀復葉有小葉3~9片,多已脫落;小葉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,較寬處在中部以上,長約3cm,寬約1.5cm;先端鈍,急尖或凹入,基部略偏斜,全緣;黃綠色,薄革質,上表面有透明腺點,小葉柄短或近無柄,下部有時被柔毛。盆栽株高1~2米,多分枝,直立向上生長。干皮灰色或淡褐色,常有縱裂。奇數羽狀復葉互生,小葉3~9枚,互生,卵形、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,全緣,濃綠色有光澤。聚傘花序,花白色,徑約4厘米,花期7~10月。漿果近球形,肉質紅色,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。果實氣香,味苦、辛,有麻舌感。 防病蟲害 九里香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、鐵銹病等,蟲害主要有紅蜘蛛、天牛、介殼蟲等,要及時做好對這些病蟲害的防治和治療工作,保證九里香的正常生長。 白粉病發(fā)生在葉部,可用嘧菌酯、三唑酮、甲基硫菌靈等藥劑噴灑防治。鐵銹病是常見的枝干疾病,致使枝干干心腐朽,可用三唑酮噴灑防治。紅蜘蛛在氣溫較高時發(fā)生,它吸取枝葉汁液,葉片被害后呈現灰色斑,嚴重時枯黃脫落,可用噴灑炔螨特、噻螨酮、噠螨靈防治。介殼蟲吸取樹木汁液,還能引起煤污病,使樹木生長不良,枝葉枯黃,提早落葉,可人工刷除消滅外,可用樂果、敵百蟲、敵敵畏噴殺。天牛對植株危害較大,成蟲可人工除掉,也可涂以石硫合劑進行防治。注意事項 九里香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、鐵銹病等,蟲害主要有紅蜘蛛、天牛、介殼蟲等,要及時做好對這些病蟲害的防治和治療工作,保證九里香的正常生長,須做好以下三點: 一、加強肥水管理,培養(yǎng)健壯的植株,提高抗病能力。 及時疏松土壤,注意各個生長時期的水肥匹配供應,并噴施新高脂膜,保墑保肥效防水分耗散,確保植體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和條件。 二、及時預防,防治結合。結合生產季節(jié)和天氣變化,及時用藥,并加施新高脂膜增提藥效,防病蟲侵襲和有效滅殺病蟲。對已染病的植體枝梢要及時剪除清理,刀剪口處要涂抹愈傷防腐膜,防病菌感染侵襲。在越冬前,要對土壤作滅殺病蟲處理,并噴施新高脂膜,防寒保溫防病蟲遷徙。 三、增粗枝葉,噴施壯莖靈,促使植物桿莖粗壯、葉片肥厚、葉色鮮嫩、植株茂盛,可提升抗災害能力,減少農藥化肥用量,降低殘毒。藥用價值 九里香的花、葉、果均含精油,出油率為0.25%,精油可用于化妝品香精、食品香精;葉可作調味香料;枝葉入藥,有行氣止痛、活血散瘀之功效,可治胃痛、風濕痹痛,外用則可治牙痛、跌撲腫痛、蟲蛇咬傷等。此外,醫(yī)藥上還以之為強壯劑、健胃劑等。 著名的胃藥--三九胃泰原為較好軍醫(yī)大學科研成果,曾榮獲解放軍醫(yī)藥科技成果獎,后被深圳南方制藥廠生產為一種中藥沖劑,造福于廣大患者。其配方中的主要成份就是藥用植物三椏苦和九里香,所以取名三九胃泰。
2024-05-20 電議藍花楹是落葉喬木。樹冠高大,高12~15米,較高可達20米。二回羽狀復葉對生,葉大,羽片通常在15對以上,每一羽片有小葉10~24對,羽狀,著生緊密。小葉長橢圓形,長約1cm,全緣,先端銳尖,略被微柔毛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鐘形,花冠二唇形5裂,長約5cm,藍紫色,二強雄蕊。 產地分布: 原產熱帶南美洲(巴西),我國兩廣、云南南部引入栽培。 病蟲害防治 藍花楹的病害較少,蟲害主要有天牛,如發(fā)現樹干基部有紅褐色糞屑時,可用小刀挑開樹皮皮層捕捉幼蟲;也可在成蟲發(fā)生前,在樹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生石灰10份、硫磺1份和食鹽的混合液,以防成蟲產卵。 栽培管理溫度與光照 藍花楹原產于美洲熱帶,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不耐霜雪。適宜生長溫度22至30℃,若冬季氣溫低于15℃,生長則停滯,若低于3至5℃有冷害,夏季氣溫高于32℃,生長亦受抑制。喜光,能耐半陰。土壤與施肥 喜肥沃濕潤的沙壤土或壤土,定植時要施足基肥,成活后春秋兩季各需追肥 藍花楹果實1次,每年早春進行一次修剪整枝,老化的植株需施以重剪。盆栽時,可截干或嫁接矮化,并控制澆水及施用氮肥。
2024-07-31 電議菩提榕 拉丁名:Ficus religiosa 科屬:桑科榕屬 形態(tài):菩提樹樹型優(yōu)美,枝干長有氣生根,樹干凸凹不平,給人以老態(tài)龍鐘而又蒼勁之感覺。側枝多,廣展,葉互生、全緣,心形或卵圓形,先端長尾尖,葉色深綠,枝葉扶疏,濃蔭蓋地,適作寺院,道路栽植。葉型美,葉脈細致,寺院僧人常采其葉經浸泡沖洗處理,剩下葉脈如真絲織成的輕紗,用以繪制佛像、做竹笠、燈帷,書簽 由來:菩提樹(Ficus religiosa),別名菩提榕,為桑科榕屬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。"菩擔"是佛教名詞,是梵文Bodhi的譯章,意為"覺悟"。菩提樹的原名畢缽羅樹,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29歲時離別雙親、妻兒,出家修佛,經過7年冥思苦想,較終在一株畢缽羅樹下"大徹大悟"而成"佛"的。因此,畢缽羅樹改叫菩提樹,被佛家尊為神圣的樹木,與娑羅樹、閻浮樹一起被稱為佛門三寶樹。
2024-10-10 電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