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花上盆時間和操作方法|修剪方法--上盆是指較好次把花苗栽入盆內(nèi)的工作。上盆是養(yǎng)花的一項重要作業(yè)。 上盆時間 要根據(jù)各種花木品種較適宜的移栽時問作為上盆適期。落葉花木在11月下旬至3月中旬上盆,即在落葉而未萌發(fā)前上噴;常綠花木的移植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,或3月中旬至除以上期限外,臨時也可上盆,但須謹慎操作,嚴加管理成活。 操作方法 ①花盆的選擇:根據(jù)花苗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花盆,花盆太大太小都不好,太小,頭重腳輕,既不相襯,根系也難以舒展;小腳穿大鞋,盆土持水過多,而植株葉面積小,水分蒸發(fā)土不易干燥,影響根系呼吸,甚至導致爛根。 ②修剪:把挖起準備上盆的花木,修剪去過長的和受傷的根系,再剪去地上部分某些過長的枝葉(松柏類可拔除少.綠闊葉樹剪除一些葉子)。修剪的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(fā)與根系基本平衡,使上盆后容易成活。 ③栽植:灌土前先把盆底排水孔蓋好,即用3—4塊瓦狀蓋于排水孔上面,做到堵而不塞,利于排水。用淺盆、小盆上盆時,可在排水孔處鋪塑料紗網(wǎng)或棕皮。一些名貴的花木,如蘭花、杜鵑等,上盆時在盆底增放一些碎瓦渣、木炭等吸水物以利滲水。然后放入粗土,也可在粗肥,再放少量培養(yǎng)土,較后將花木種入盆中,四周均勻勾填土將滿時,把花苗往上略提一提,并搖動花盆,使土料與根系密接。若花木帶有土球,須先剔除一些陳泥并修理根系,再將植株對準盆中央種入,填實培養(yǎng)土。 盆土的容量應保持離盆外沿(低于盆沿)2厘米左右,以保日后澆水、施肥不至外溢。放好盆土后應用細竹簽在盆邊搗實撳緊。一盆時還要注意盆苗姿態(tài),主干、樹冠要正直,深淺、位置要適當。 ④澆水:上盆完畢,應馬上澆水,較好次澆水一定要澆足,直至盆底有水滲出,如果一次不易澆透,可分幾次澆灌;也可將盆放在水容器內(nèi),使水從盆底孔慢慢滲透進去.直至盆面土濕潤了再拿出盛水容器,但要注意盛水器內(nèi)的水不能高于盆面。 盆花上盆后怎樣養(yǎng)護 一般花木若在移植適期上盆,只要按一般方法養(yǎng)護即可成活。若遇到一些新從外地引來的特殊名貴花木,或是一些從山上挖掘輕的野生花木,可能因根系生長不良或受外傷較重而影響成活,上盆后就要加強養(yǎng)護。盆花上盆后應該怎樣養(yǎng)護呢? “服盆”管理 盆花上盆后,由于改變了土壤環(huán)境,應予以“服盆”管理。 澆水管理 盆花移植后,在新盆中較好次澆水必須澆足,使新土與植株根系相結合。澆水次數(shù)不要太多,一定要等盆土干燥后再澆水,以保持土壤濕潤。平時較好每天進行1—2次葉面噴水,使花術早日恢復生機。 日照管理 剛上盆的盆花應該放在陰涼處,不能在太陽下曝曬,以免植物不能適應,葉片容易萎蔫。盆花移栽后也不能放在風口處猛吹,風大易使土壤迅速干燥,導致“風干”,傷害花卉。 日施肥管理 剛上盆的花卉不能進行施肥。因為植物經(jīng)移植后根系大多遭受一些損傷。不能馬上吸收肥分,若遇肥料配制過濃,則會燒死植物。因此,要等其在新環(huán)境中“服盆”,即待其逐步長新葉或萌發(fā)新根后,再按“薄肥勤施”的原則進行施肥。 修剪 盆花上盆時,需修剪的花木應在上盆前進行整枝修剪,上盆后一般不宜進行重度修剪。因為剛移栽的植物,吸收養(yǎng)分的能力差,整枝修剪會造成傷害。 [詳情]
竹筍營養(yǎng)豐富、脆甜爽口,既是一種天然蔬菜,又是一種重要的保健食品;既可鮮食,又能加工成各種風味食品。在竹筍主產(chǎn)地,鮮筍的價格平均2-3元/斤,春節(jié)上市的可賣到20-30元/斤。隨著外地筍產(chǎn)品的不斷進入,我市廣大消費者逐漸接受并喜食竹筍,各種餐飲行業(yè)對竹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,栽培筍用竹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為此,結合科研和生產(chǎn)實際,信陽市林科所組織編寫了“優(yōu)良筍用竹栽培技術要點”,以供參考。 1竹種選擇:目前適合我市栽培的優(yōu)良筍用竹種有鄉(xiāng)土竹種信陽桂竹、毛竹,引種竹種有紅殼竹、白哺雞竹、烏哺雞竹、高節(jié)竹、雷竹。 2造林 2.1造林地選擇及整地:應選擇土層厚60公分以上、疏松、透氣、肥沃、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、烏沙土、黃棕壤,充分利用排灌條件較好的平原、河灘淤地、山腳緩坡地、房前屋后空地、農(nóng)村菜園周圍等處造林,山區(qū)應在海拔300米以下、坡度15度以下背風向陽的南坡或東南坡,土壤條件好的,也可擴大到20-25度的坡地。造林前整好地,每畝挖穴60-100個,穴規(guī)格為60×40×40公分,株行距3×3米,平地每隔10米開一條25×30公分的排水溝。對20度以上坡地可實施帶狀整地,帶寬4-7米,帶間距3-4米。 2.2造林時間及方法:我市宜在春季2-3月或秋冬季10-11月造林。選擇1-2年生、胸徑2-4cm、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竹子作為母竹,生長于林地邊緣的新竹較為理想。起苗時保留鞭長15-25cm,帶土球20kg以上,以草繩包扎。起苗后砍去頂梢,適當修剪,留枝4-7盤。裝車時從車廂尾部開始一株一株斜放,蔸互相靠緊。栽植時先平整穴底,每穴回填表土與腐熟有機肥拌勻作底肥,至穴深15-20公分放入母竹。有少數(shù)母竹竹稈與竹鞭是不垂直的,這時要讓竹鞭在穴內(nèi)平直舒展,而不強求竹稈直立。填土踏實,根盤下部一定不能留空隙,以利鞭土密接,栽后澆水封土。栽植于風口處的竹子,應采用支架固定。 3幼林期竹林的撫育管理: 3.1水分管理:造林的頭兩年,應十分注重水分管理。長期干旱要澆水:坡地圍繞母竹挖環(huán)狀溝澆透水后封土,平地在行間挖淺溝灌水后覆土。同時,可在林間套種花生、大豆等農(nóng)作物,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夏季降雨集中時,一定要及時清溝排水,以防竹子積水死亡。 3.2除草施肥:施肥量要逐年增加。肥料種類根據(jù)需要而選擇,3月、6月施速效肥,如氮肥、復合肥等;9月施緩效肥,如腐熟餅肥、農(nóng)家肥、人糞尿等。施肥方式:頭一、二年竹鞭伸長不遠,可圍繞竹株開環(huán)狀溝,均勻施入肥料后覆土,。從第三年開始,竹林密度增大,采用撒施,配合松土將肥料埋入土中。 3.3留筍護竹:為促進竹林郁閉,對前二年所出竹筍,要全部保留,嚴禁采筍和牲畜為害。第三年如果出筍較多,可挖除小筍、蟲筍,保留壯筍。另外,根據(jù)我們的經(jīng)驗,后期長出的筍因營養(yǎng)不良,一般長不成竹子,可以挖掉,一是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二是能增加經(jīng)濟效益。 3.4培土(覆土):竹鞭分布太淺,往往只能長出小筍。在9月份第二次施肥后再覆蓋一寸土,既能改良土壤,又能提高春筍的鮮嫩度。 4成林的撫育管理技術:成林階段的管理管理重點是調(diào)整竹林結構、改善竹林環(huán)境條件、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土、肥、水、氣條件入手,使竹林密度維持在800~1000株/畝、竹子平均胸徑3~4cm,分布均勻,大小基本一致。具體要點如下: 4.1適時留養(yǎng)、合理挖筍:為使竹林永續(xù)經(jīng)營,年年豐產(chǎn),就必須每年留養(yǎng)一定數(shù)量的新竹,作竹林再生產(chǎn)的基礎,因此筍期必須處理好挖筍與留筍長竹的關系。一般每年五一節(jié)前后開始留養(yǎng),每畝留200-300株。挖筍方法:當筍出土10~15公分時,沿竹筍周圍刨開泥土,從竹筍與竹鞭接點處切斷,不要切斷竹鞭。每2—3天挖一次。退筍是指生長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而自然死亡的竹筍,識別退筍是在早晨看竹筍尖上有水珠存在的是好筍,而沒有水珠的即為退筍,對退筍應及時挖除以免影響食用。 4.2深翻松土,改善土壤:每年6月深翻松土,挖除老鞭、竹蔸,深翻時即使鞭段有損傷,也可很快抽發(fā)新鞭,促發(fā)岔鞭。對林間空地增施有機肥,利用竹鞭趨松趨肥性誘來嫩鞭,使竹林地下系統(tǒng)分布均勻。 4.3砍除老竹,更新竹園:6—7年生的竹子,生產(chǎn)力已衰退,應及時除去。可結合6月份松土,將老竹連蔸挖去,保留少量4—5年生竹,1—3年生竹占70%以上,伐竹的枝葉較好留蓋林地,增加養(yǎng)分。為便于識別竹子年齡,可對當年新竹標號。對于冬季雪害嚴重地段的竹林,在新林完成放枝展葉后的6月份,可對竹子斬梢,每株留枝12—15檔。老竹園更新復壯可采用帶狀伐竹深墾作業(yè)法:把竹園劃成寬2—3米的林帶,隔帶砍去帶上竹子,深墾50公分,把新老鞭都挖出,施入有機肥,拌勻復土,2—3年后帶上長出新竹,再伐去保留帶的竹,按同樣方法處理。 4.4加強肥水管理:依竹林的年生長節(jié)律,每年施肥四次:,2—3月份施長筍肥,挖筍后每穴施尿素10克,每畝25—60公斤。6月份施長鞭肥,每畝施尿素50公斤,結合松土施腐熟廄肥1000公斤。8—9月份施催芽肥,每畝施復合肥100公斤或人糞尿液肥,天旱時結合澆水施入,或撒施淺削入土,或開溝施入復土。11月—次年2月份施孕筍肥。我市降雨正常年份,一般不需澆水,但夏秋季如遇長期干旱,會導致地下莖生長不良,竹鞭節(jié)短縮,鞭芽不齊,有條件的應對竹林進行灌水。 5筍用竹林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5.1竹叢枝�。浩浒Y狀為:變態(tài)叢生的細枝簇擁在一起,象鳥巢一樣掛在竹枝間。發(fā)現(xiàn)后及時剪除病枝燒毀,可有效阻止傳染。該病在管理粗放的竹林中常有發(fā)生,應經(jīng)常保持竹林通風透光。 5.2竹織葉野螟:又名竹螟蟲、竹苞蟲,是對筍用竹為害較嚴重的食葉害蟲。發(fā)生于6-9月,每年繁殖二代。主要吃新竹的嫩葉。其幼蟲能吐絲將竹葉卷起,在蟲苞內(nèi)取食并排出鋸末狀糞便。防治方法:發(fā)現(xiàn)成蟲開始產(chǎn)亂卵時,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噴施于竹葉。竹林郁閉后,其抗蟲能力也有所增強。另外,每年9-10月清除林地雜草,可以破壞害蟲越冬場所,減少次年蟲害的發(fā)生。 5.3竹筍泉蠅:是重要的食筍害蟲,發(fā)生高峰期在4月30日至5月10日。其成蟲類似小蒼蠅,于竹筍剛出土時在筍尖上產(chǎn)卵,在筍體內(nèi)孵化成蛆狀幼蟲,聚集于筍體內(nèi)取食筍肉,被害竹筍無食用價值。防治方法:于出筍前半個月,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均勻噴灑林地,可殺滅部分成蟲;如出筍后發(fā)生,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拌鮮筍片撒于竹林內(nèi)可誘殺成蟲。 5.4竹筍夜蛾:發(fā)生高峰期同竹筍泉蠅。其成蟲于竹筍剛出土時在筍尖上產(chǎn)卵,幼蟲在筍體內(nèi)孵化成長,體長2.5-4.0cm,蟲頭橙紅色,體紫褐色。一般一蟲為害一株竹筍。筍尖被蟲咬禿,筍體上有多個小孔,孔中有蜂蜜狀分泌物排出,有螞蟻聚集取食。剝開竹筍籜葉,發(fā)現(xiàn)筍體上有多處被蛀食,一般從上部向下部取食。被害較輕者仍在繼續(xù)生長,可以采食;嚴重者筍體開始腐爛。防治方法同竹筍泉蠅。 [詳情]
一、引種季節(jié)要適宜。這是引種苗木成活率高低的前提和保障。苗木的引種季節(jié)性很強,春、秋、冬季一般是苗木的引種佳季。適時引種的苗木生長快且旺,而夏季引種則生長緩慢,甚至難以成活。一般情況下冬種比春種好。北方因冬季氣候嚴寒土壤封凍,較好在春季土壤解凍后種植。二、因地引種選苗木。這是引種苗木能否獲得成功的決定因素,我國地大物博,各地的自然環(huán)境條件、各人技術能力及市場條件也大相徑庭,沒有一種苗木品種能適合全國各地發(fā)展。因此,要注意因地制宜、因品種制宜,要根據(jù)當?shù)氐臍夂驐l件以及種植地塊的土質(zhì)、肥力等因素,結合品種的具體要求,選擇較適合種植的苗木品種。三、引種單位要選好。引種時要選擇合法經(jīng)營的引種單位。正規(guī)苗木銷售單位能保質(zhì)、保量并開正式發(fā)票,給予技術支持,種苗種植有一定的規(guī)模,有工商營業(yè)執(zhí)照和種苗銷售許可證或稅務登記證。此外,購買苗木者有條件的話,應當?shù)矫缒句N售單位園藝場或基地親自去考察,看苗,然后再簽訂購銷合同并予以公證,較好選擇那些實力強、規(guī)模大,有“三包服務”承諾的場家。四、看準市場引苗木。這是引種苗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苗木選取應先了解、分析市場行情,把握預測好市場,根據(jù)市場需求選擇一些市場上空白較多、需求量大、市場前景好的苗木品種,才會有市場競爭力,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種植效益。近兩年來,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觀賞要求,彩葉彩條喬木、觀花喬木、觀賞灌木、松柏類等彩色、造型樹種苗木新秀,備受人們的青睞,市場極好。此類品種有:紅葉石楠、金森女貞、美國紅楓、加拿大紅葉槭、藍杉、金鏈樹、黃花槐等苗木品種。盡管這些苗木新秀價格比較高,但是因其剛剛問世,與普通苗木相比,給人的視覺新、賣點好,推廣開發(fā)的潛力巨大。因此,看準市場引進推廣市場俏銷的觀賞樹種苗木新秀,不失為明智之舉。 [詳情]
欒樹棗龜蠟介的防治方法和發(fā)生規(guī)律--棗龜蠟介(Ceroplastes japonicus Gr)屬同翅目,蠟介科,又名日本蠟介、棗包甲蠟介、俗稱棗虱子。在欒樹上大面積發(fā)生時嚴重者全樹枝葉上布滿蟲體,枝條上附著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,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,排泄物布滿全樹,造成了樹勢衰弱,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。通過兩年的調(diào)查研究,摸清的該蟲發(fā)生規(guī)律,找到了令人滿意的防治方法。 該蟲一代一代,以受精雌成蟲密集在一、二年生小枝上越冬,卵就產(chǎn)在雌蟲下,每只雌蟲可產(chǎn)卵1500至2000 粒,越冬雌成蟲3、4月間開始取食,4月中、下旬蟲體迅速增大,5月中、下旬開始產(chǎn)卵,卵期長達25至30天,若蟲6月下旬開始發(fā)生,初孵化的若蟲多靜伏在雌蟲的介殼下,經(jīng)數(shù)日后才分散外出,多爬到葉片的葉脈兩側危害,數(shù)日后即分泌蠟質(zhì),形成介殼,固定不動。雌蟲發(fā)育成熟后再由葉片遷回枝上,并與雄蟲交配,以后即在枝上固定越冬。雄性若蟲8月上、中旬開始化蛹,蛹期15天左右,8月下旬、9月上旬羽化為成蟲、雌、雄蟲交尾后,雄蟲即死亡,以雌蟲越冬。 在卵孵化期間,遇雨水多,空氣濕度大,氣溫正常,卵的孵化率和幼蟲成活率都很高,可達100%,當年為害重。反之,在此期間缺雨、氣溫高、干燥、大量卵和初孵若蟲會干死在母殼下,當年危害就輕;雌成蟲越冬期間,雨雪較多,枝條上結成冰凌情況下,自然死亡率就高。 防治措施 1.人工防治:從11月到第二年3月,可刮除越冬雌成蟲,配合修剪,剪除蟲枝。 2.打冰棱消滅越冬雌成蟲,嚴冬時節(jié)如遇雨雪天氣,枝條上有較厚的冰凌時,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凌,可將越冬蟲隨冰凌震落。 3.若蟲大發(fā)生期噴40%氧化樂果+40%水胺硫磷1000 至1500倍,噴2至3次,間隔7至10天。 4.呋喃丹灌根:用25%的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,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。 [詳情]
圓齒野鴉椿莖段的組織培養(yǎng)方法,其選取當年萌發(fā)飽滿新芽、或帶芽飽滿的當年生莖段為外殖體,經(jīng)過誘導培養(yǎng),20~25天即可以萌發(fā)出生長健壯的新芽;再經(jīng)過20~30天左右的擴增培養(yǎng),15~20天左右誘導生根培養(yǎng)后即可成苗、移栽,移栽成活率可達90%以上;成活后的長勢良好、株形健壯挺拔,擴繁系數(shù)高。圓齒野鴉椿莖段的組織培養(yǎng)方法特征是: �。保┤〔姆椒ǎ哼x取當年萌發(fā)飽滿新芽、或帶芽飽滿的當年生莖段,在距離帶芽節(jié)點1-2厘米處剪取,去除多余的葉片和2/3葉柄;用洗衣粉漂洗干凈后,用自來水滴沖3-5小時; �。玻┡囵B(yǎng)基: 培養(yǎng)基的配制:基本培養(yǎng)基為MS,Ag,Su,pH值為5.8,生長激素為BA、IBA、KT、NAA、IAA、Zu,附加物為Ac等;培養(yǎng)基的厚度一般為1cm左右; 誘導培養(yǎng)基→MS+BA(2mg/L)+NAA(0.3mg/L)+Su(20g/L)+Ag(7g/L)+Ac(2~2.5g/L) 誘導培養(yǎng)基→MS+Zu(2~5mg/L)+IAA(1mg/L)+NAA(0.3mg/L)+Su(39g/L)+Ag(0.7g/L) 生根培養(yǎng)基→1/2MS+IBA(0.5mg/L)+Su(20g/L)+Ag(7g/L) 3)材料消毒處理:先對材料進行適當?shù)男藜�,用洗衣粉清洗材料,再將材料放入干凈的燒杯中用自來水沖洗30分鐘,把水瀝干置超凈工作臺備用,用75%的酒精蓋過材料,搖蕩,3-5秒鐘后去除酒精,加入0.1%升汞(HgCl↓〔2〕)處理12分鐘,將汞液倒入廢汞瓶,用無菌水沖洗材料2-3次后,倒去無菌水即可進行接種; �。矗┱T導培養(yǎng):取生長健壯的新芽切割成約0.5~1.5cm的莖段,削除新芽、表皮以及殘留的芽外殼,保留2/3新芽幼嫩葉柄以保護腋芽,分別接種在誘導培養(yǎng)基中; �。担┡囵B(yǎng)條件:光照時間:12~16h/d光照強度:1500-20001x溫度:24℃±1℃ �。叮┰鲋撑囵B(yǎng):將上述誘導培養(yǎng)、生長健壯的叢生芽切割開,分別接種在增殖培養(yǎng)基中; �。罚┱T導生根:將繼代誘導培養(yǎng)出來的幼苗切取單株,帶有2-3片葉子,株高1-2cm,轉(zhuǎn)移至生根培養(yǎng)基中; 8)小苗移栽:當試管苗長至3~4cm高,葉子有5~7片,根有3~5條,長度約2~3cm時,就可進行移栽;先把要移栽的苗搬移到培養(yǎng)室外,煉苗3~5天,以增強試管苗對室外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;然后打開瓶蓋鍛煉2~3天,再從培養(yǎng)瓶中取出,洗去根部培養(yǎng)基,移入蛭石和腐殖土(1∶2)混合的基質(zhì)中,小苗移栽后放入室溫中,保濕遮陰。 [詳情]
繁殖:常用播種和嫁接繁殖。播種,以春季室內(nèi)盆播為主,播后約8-10天發(fā)芽,實生苗生長快。嫁接,以5-6月為好。用量天尺作砧木,接穗可用2年生實苗或2-3年生截頂后萌生的子球均可,嫁接球生長更奎。 栽培:喜溫暖稍有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。較耐寒,耐干旱和耐強光。喜含腐殖質(zhì)豐富的排水良好的腐葉土。冬季溫度不低10℃�! ∨柙杂门潘己�、肥沃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粗沙。生長期可適當澆水,但盆土不能過濕。全年施肥3-4次,以春、秋季為主。盛夏適當遮陰,但若長期光線不足,黃雪光開花少,花色不鮮艷,黃刺暗淡無光不挺拔,觀賞價值欠佳。冬季放室內(nèi)養(yǎng)護,保持盆土干燥。 病蟲害:常發(fā)生根腐病和軟腐病危害,用10%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紅蜘蛛、介殼蟲危害,可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溶液噴殺。 (記者 佚名) [詳情]
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5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