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味歸經(jīng),苦,寒。歸心、肺、三焦經(jīng)。 【功能主治】果實:瀉火除煩,清熱利尿,涼血解毒。用于熱病心煩,黃疸尿赤,血淋澀痛,血熱吐衄,目赤腫痛,火毒瘡瘍;外治扭挫傷痛。根:瀉火解毒,清熱利濕,涼血散瘀。用于傳染性肝炎,跌打損傷,風(fēng)火牙痛。 【用法用量】6~9g。外用生品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。根1~2兩。 【貯藏】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。 【備注】(1)用于熱病發(fā)熱,心煩不寧等癥。梔子善能瀉火泄熱而除煩。在外感熱病的氣分癥初期,見有發(fā)熱、胸悶、心煩等癥,可用梔子配合豆豉,以透邪泄熱、除煩解郁。如屬一切實熱火癥而見高熱煩燥、神昏譫語等癥,可用本品配黃連等瀉火而清邪熱。(2)用于熱毒、實火引起的吐血、鼻衄、尿血、目赤腫痛和瘡瘍腫毒等癥。山梔又有涼血止血、清熱解毒的作用,用治血熱妄行,常與生地、側(cè)柏葉、丹皮等配伍;治目赤腫痛,可與菊花、石決明等配伍;治瘡瘍腫毒,可與黃連、銀花、連翹等同用。(3)本品又能泄熱利濕,可用于濕熱郁頡所致的黃疸、面目皮膚發(fā)黃、疲倦、飲食減少等癥,常與黃柏、茵陳蒿等同用。又用生梔子研末,與面粉、黃酒調(diào)服,有消腫活絡(luò)的作用,可用于跌仆損傷、扭挫傷、皮膚青腫疼痛等癥,為民間常用的“吊筋藥”,尤其適用于四肢關(guān)節(jié)附近的肌肉、肌腱損傷。(4)梔子,一名山梔,輕清上行,能瀉肺火,去肌表熱,在外感熱病、表里有熱之際,能起雙解的作用;本品苦寒泄降,又能泄三焦火,涼血清心熱,可用于熱病心煩;血熱妄行及熱淋尿血等癥。故山梔既能清氣分熱,又能清血分熱。至于泄熱利濕,可用治黃疸,也是它的特長。本品配黃芩,能瀉肺火;再加淡豆豉,能雙解表里之熱,配以黃芩,能瀉三焦火、清心熱;配以生地、丹皮,能涼血止血,治血熱妄行、吐衄尿血;配以黃柏、茵陳,能清熱利濕,治濕熱黃疸。過去在臨床應(yīng)用方面有山梔皮去肌表熱、山梔仁清心熱的用法,現(xiàn)在上海地區(qū)已予簡化,均用整個梔子,不再分梔皮、梔仁。
2019-03-14 電議中文名稱:柏子仁 別稱:柏子仁、柏仁、柏子、柏實、側(cè)柏仁、柏麥、柏子仁霜,香柏。 【來源】:本為柏科植物側(cè)柏Platycladusorientalis(L.)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。秋、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,曬干,除去種皮,收集種仁。 全國各地均產(chǎn),主產(chǎn)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蘇、安徽等省。 【性狀】:長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0.3-0.7cm,直徑0.1-0.3cm。新貨黃白色或淡黃色,久置陳貨則呈黃棕色,并有油點滲出。種仁外面常包有薄膜質(zhì)的種皮,頂端略尖,圓三棱形,基部鈍圓。質(zhì)軟油潤,斷面黃白色,胚乳較多,子葉2枚,均含豐富的油質(zhì)。氣微香,味淡而有油膩感。 【性味】:甘,平。歸心、腎、大腸經(jīng)。 【功能主治】:養(yǎng)心安神,潤腸通便。用于虛煩不眠,心悸怔忡,腸燥便秘等癥。 店長推薦
2019-03-10 電議咨詢熱線:0571-87153887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線咨詢:
Copyright ©2012-2024 農(nóng)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