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盆景展覽會上,較多看到的是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四川各地的展品,較少看到北京的展品。那末北京有沒有自己的盆景藝術呢?有的。 清康熙時著名詩人王漁洋在《香祖筆記》中談到那時豐臺已有盆景:“榕在閩產,其大有蔭一畝者,今乃小株,僅供盆盎之玩。”說明清初豐臺已經掌握了能將榕樹做成盆景的高超技巧。近讀王守憲先生所寫《花鄉(xiāng)的沿革及變遷》一文,也談到豐臺很早就有盆景藝術,種梅花講究造型,并有過著名的剪子活(花木造型)巧匠馬三和張永。龔自珍的《病梅》名篇也正好說明了清朝北京是有盆景藝術的。但是為什么北京的盆景藝術不能獨樹一幟在園藝領域中享有盛名呢?這與北京皇城的特殊條件有關。北京的花卉業(yè)自元朝就已經形成,明清以來更加繁榮,而且形成了豐臺十八村的養(yǎng)花業(yè)基地。 北京的花卉主要是滿足宮廷御用以及王公貴族點綴庭院的需要。宮廷用花以黃花、紅花為主,黃花諧音皇字。所以歷來臘梅、迎春、梅花、紅碧桃、一品紅等花成為花卉中的主要品種。牡丹、芍藥更是大富大貴的象征。所以豐臺芍藥成為明清兩代北京花事的特征。因為皇帝要顯示“神權”,一年四季的花都要聽命于他而開放,于是花農又用火熏烤,讓花卉隨著人的意志而開放,這又是豐臺“唐花”藝術發(fā)達的原因。盆景也是這樣。 供應王公貴族用的盆景,主要取材于棗、蘋果、柿子、佛手等果樹。蘋果諧音“平平安安”,柿子諧音“四時如意”,都是為了圖吉利。西太后掌權時,每年要用高價買走大量佛手盆景。這種迎奉宮廷的特點就形成了北京盆景的局限性,使得北京的盆景藝術在選材、布局、藝術構思等方面都遜于其他省市。 北京的果樹盆景,不但姿勢好看,而且果實盈盈,玲瓏可愛。贏得了人們的喜愛。 [詳情]
都說一個女人一個色彩。春光明媚中,如何讓自己擺脫冬季的灰白,盡情展現(xiàn)紅潤光澤,釋放生命的美麗?其實,在漢方美顏文化不斷充斥的今天,妖嬈,隨處可見。透過指縫,明媚的陽光照上臉龐,容顏如花蕾般耀眼地綻放。深呼吸,微笑,一切才剛剛開始。 1、艷若桃李桃花 “人面桃花相映紅”,“艷美如桃花”......古人經常用桃花形容美貌。桃花一直都被認為是美的象征。一朵桃花就代表一個女人——紅中泛白,白中透紅,姿色嬌美。三月,桃花初綻,正是潤膚美顏好時節(jié)。 利用桃花美容,古代就已經開始盛行�!渡褶r本草經》里談到,桃花具有“令人好顏色”之功效�!秷D經本草》記載:“采新鮮桃花,浸酒,每日喝一些可使容顏紅潤,艷美如桃花�!� 桃花中含有的山萘酚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物質,能擴張血管、潤澤肌膚、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皮膚營養(yǎng)和氧供給,防止黑色素沉積。此外,桃花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呈游離狀態(tài)的氨基酸,容易被皮膚吸收,對防治皮膚干燥、粗糙及皺紋等有效,還可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,對皮膚大有裨益。 Tips:桃花為破血之藥,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,不宜多用。 桃花美容粥 原料:桃花(干品)2克,粳米100克,紅糖30克。 做法:將桃花置于沙鍋之中,用水浸泡30分鐘,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,文火煨粥,粥成時加入紅糖,拌勻。 作用:排毒養(yǎng)顏,活血去斑。 2、白嫩細致白芷 對于美白,我們的祖先早有妙招。 白芷味香色白,除了具有解熱、鎮(zhèn)痛、抗炎等作用,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,消除組織中過度堆積的色素,增白滋潤皮膚,是歷代醫(yī)家都喜歡用的美容藥,也是古代很多宮廷女性美容的必備品。 美白養(yǎng)膚湯 原料:白芷5克,玉竹5克,薏米50克,土雞半只,姜1塊,鹽適量。 做法:將焯燙至變色的雞放入沙鍋中,一次性倒入足量冷水,大火煮開后,改成小火,放入姜片、白芷、玉竹和薏米,蓋上蓋子用小火煲2小時,較后調入鹽即可。 作用:淡化色素,美白養(yǎng)膚。 3、盈盈水潤益母草 肌膚較怕干燥,不夠水潤,即使再白,似乎也很難讓人眼前一亮。于是,各種各樣的補水化妝品成了MM們長期依賴的對象。有沒有想過,不用化妝品也能美得像初綻的白蓮?簡單,以內養(yǎng)外!體內的水分平衡了,看起來當然水水嫩嫩的。 [詳情]